湖南衡阳这个地方,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朝历代人才辈出。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就是衡阳耒阳人。
宋代理学家、千古绝唱《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生于道县,在8岁其父病逝。三年后,与同母异父之兄卢敦文随母投靠衡州(今衡阳)舅父、龙图阁学士郑向,因他聪慧仁孝,深得郑向喜爱,又酷爱白莲,郑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今衡阳市二中)构亭植莲,周敦颐负笈其间参经悟道。现为濂溪周氏宗祠(今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处)。
到清朝,湖南单独设省,衡阳就肩负起湖南精神的发育和成长。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王船山),被认为是“经世致用”的湖南精神的最早倡导者,近代湘军兴起,曾国藩就是在衡阳练兵起家,曾国藩的水军统帅彭玉麟也是衡阳人。
曾熙(1861.11.19~1930.7.4)初字嗣元,更字子缉、季子,号俟园,晚号农髯,山海楼主人。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石市乡石狮村)人。出生于衡阳县石市乡石狮村,逝世于上海,归葬于衡阳市衡阳县石市乡岘塘村。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
湖湘文化,美誉全国。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高呼:“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烈士的英勇就义,激励着新中国建设一代又一代的人。
今天我不想讲衡阳发育的湖南精神,我更想讲一讲衡阳走出的开国将帅。
罗荣桓元帅是解放军的高级领导人,他先后担任了红四军政委、八路军115师政委、山东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副政委、第四野战军政委。在他和林彪的共同领导下,第四野战军从东北的白山黑水到海南的天涯海角,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杰出贡献。
彭明治中将,毕业于黄埔军校教导团,后来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两万五千里长征、平型关大捷,皖南事变后彭明治担任了新四军第七旅旅长,解放战争中任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王紫峰中将参加过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后来在红军中担任任副班长、班长、司务长、连政委,团政委。参加过长征、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平津战役、太原战役等,建国后,王紫峰被授予中将军衔。
谭冠三中将,先后参加过湘南起义、四渡赤水、渡江战役等大战恶战,在艰苦的岁月中长期负责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建国后,谭冠三和张国华带领18军入藏,他建设八一农场、修筑康藏公路、打败印度侵略军,倡导老西藏精神,是我党西藏工作的开创者。
常丁求
1967年出生于衡阳县金兰镇泉溪村,空军上将军衔。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
吃水不忘挖井人,永远铭记开国将帅们为解放全中国的功绩。
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衡阳人还有文学界身居台湾及海外的琼瑶和洛夫。
琼瑶,原名陈喆。衡阳县渣江镇人。1938年生,一九四九年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1947年九岁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十六岁时,用成人的口吻写的小说《云影》在《晨光》杂志发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学毕业。有很多小说已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了荧屏。
洛夫(莫洛夫、莫运端),1928年5月11日出生,1938年举家从乡下迁居衡阳市石鼓区大西门痘姆街,就读国民中心小学。1943年进入成章中学初中部,以野叟笔名在《力报》副刊发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1946年转入岳云中学,开始新诗创作,以处女诗作《秋风》展露才情。1947年转入含章中学,与同学组成芙兰芝剧社和芙兰芝艺术研究社,自编自演进步节目。1949年7月去台湾,后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1996年从台湾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台湾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现聘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华侨大学、衡阳廻雁诗社名誉社长。2018年3月19日,病逝。
雁城衡阳,宛如美少男,无数先人让他骄傲,更多英烈令他自豪。文中仅仅列举了上述现在人比较熟知的。还有很多名人尚未记录下来。不足之处,望大家回帖补充。
注: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