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在秋季的学期开始学围棋,虽然属于年纪偏小的一群,但还是在邻居小哥哥的影响下给她报了名。为期一个学期的围棋启蒙开始了。为了让家长回家后督促孩子,棋院要求家长也跟孩子一起听课,一起学习。于是,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小雯在课堂上的表现,几堂课下来连我自己都感觉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围棋的规则与技巧,更多的是启发孩子们思考以及做人的规矩。就像老师说的一样,下棋就如同做人一样,需要一丝不苟,不可投机取巧,且要走一步看三步。
第一堂课、第二堂课都是讲坐姿以及下棋的基本规矩,老师用了很长时间向孩子们宣讲,坐在下面的我听的都快石化了,心想这围棋老师真是迂腐,像个老夫子。但后来细细体味,才感觉到老师的用心良苦。比如下棋前双方握手,下棋时尽量不讲话用手弹。谁先下则要拆先,即由年纪较小的孩子抓一把棋,另一位猜单双数。而年纪轻的棋手可优先选黑子等等。还有最忌讳的就偷弃作弊,所谓输棋不输人。棋可以输,做人的原则和容人的气度不能丢。正向老师说的那样,学棋的孩子都很安静,他们更守规矩。在学棋的过程中慢慢褪去身上的顽劣,变得勤于思考,彬彬有礼。
后面几堂课分别讲了围棋的一些基本手法,比如什么是叫吃、什么是打劫、如何应劫、如何找劫材、什么是虎口、什么是禁入点。看似简单,却有多种变幻,而孩子们的表现着实让我感到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心生敬佩,他们太了不起了,孺子可教也。上课时,小点的孩子总是不能完全专注,坐不住,但也能积极响应老师的话。比如有个女孩子是跳跃性思维,总是能提出别人想不到的问题,让老师应接不暇,简直接不下去。还有个大点的男孩子,能举一反三,当老师抛出一个问题的时候,他总是兴奋不已,而他一兴奋就会不停的讲出他思考的过程,“如果什么,那么可能是这样。”“哦,老师,这个我会,我上次赢过一位老师。”等等,连他妈妈都尴尬到不敢带他来上课了。而我的孩子小雯,看似并不专注,总是跟左右的伙伴嬉笑,却也很积极的回答问题,且从不怯场,哪怕只知道一点点,也要站到讲台上去到电子屏上的棋盘上下上一子,就好像落下一子就等于赢了那盘棋一样欢欣鼓舞。每次有这样的机会她都不会放过,但打擂台赛除外,因为要跟强中手过招,呵呵。
在经过几堂课的学习后,孩子们已经可以对弈了。最有意思的也是擂台赛,老师指定了擂主,大家可以攻擂。成功守擂的孩子异常兴奋,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表情非常生动。而当守擂失败时眼泪一秒就能溢出,小脸也耷拉下来,不愿被人看到他的眼泪,快速的擦去。人生何尝不是如此,高低起伏,如同过山车,起落之后还要极力的平复自己,赢了不骄败了不躁。人生这盘棋,我们也未必比这群孩子表现得更好。我们都还在学习,学着把握得失心、学着不断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