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聊如何正确认识时间管理。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时间可以高效利用起来,不被无意义地消耗,或者努力了一年各项能力依旧毫无提升。做任何事情,应该先对这个事情保持一个正确的认知,这样在用各种方法的时候,方向才不会走偏,也更有利于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持续获得正反馈,进而把知识内化为习惯。
对时间管理的误解
很多人对于时间管理,有着一些误解,这些误解如果不搞清楚,那么你的时间管理能力也难以显著提升。最常见的两个误解是:时间管理只是那些大忙人才需要做的事,以及认为做时间管理就是把时间记录下来,或者用各种事情将时间表格塞满。
人人都需要时间管理
很多学生朋友觉得:我们学生时间这么固定,课程都安排好了,还需要时间管理么?
很多职场朋友觉得:我们每天朝九晚五,其余时间就是吃饭休息,还需要时间管理么?
但是如果你看了我前面关于时间管理的动机篇,你就会知道,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存在着时间黑洞的。时间黑洞指的就是你所有无意义时间的集合,如果你不安排好空闲时间,那么你的时间将被时间黑洞吞噬,你的时间将对你毫无价值。同时对于学生和职场人,以及其他各种领域的朋友,一定要用好你的业余时间,把时间押注到对自己重要的目标上。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你只有把业余时间用好,你才能在工作之外实现更多的人生价值。
时间管理不是单纯地记录时间
有的人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纵,开始产生时间焦虑,迫切希望自己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于是他们开始逼迫自己记录时间,把时间表切分成一个小时为单位的块,然后填入各种杂事,把它塞满。一天过后,感觉自己一天没有虚度,收获了一种满足感。随后坚持几天之后,发现生活中各种事情打乱了自己的节奏,而且开始怀疑:每天这么逼迫自己,是否有意义?为啥我不去放松,而要天天受罪呢?
没有计划的时间安排,逼迫式的时间管理,最终只会在意志力和焦虑激起的兴奋感退去后,也随之淡出我们的生活。随后又开始放纵自己,等到开始焦虑,再开始管理时间,不断循环,原地踏步。这种循环是会带来负反馈的,你会形成一种“我就是管理不好自己的时间,我就是不自律”的认知,进而认定自己就是个自控力差的人,这是很危险的。因此,我们需要在开始管理时间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时间管理。
什么是时间管理
实际上,时间管理的管理对象,应该是我们的目标。时间是不受我们控制的,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它也不会因为你的管理加快一秒,或者减缓一秒。我们需要做的,是管理好自己,以及自己的目标。
时间管理的本质,应该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是让我们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从而使人生更加符合自己的预期。我们需要确定好自己今年需要完成那些目标,然后每天的时间分配到这些目标上。评价一个人时间管理能力强不强,并不是看他是否有把自己的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仿佛没有丝毫虚度。而应该是要看他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目标的情况,以及他所创造的价值。
比如,A同学在做时间管理的时候,不考虑自己的关键目标是什么,而是选择把自己的时间分成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块,里面排上自己的各种杂事,“充实”地过了一天;B同学则是先梳理清楚,自己这个月在阅读、写作、健身、理财等自己关心的方面,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分配到一天要完成多少量,然后把重要的事情先安排好。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如果可以两分钟完成就立马做,不可以的话就让别人帮忙做或者加到待办列表,后面集中处理下。那么累积下来,A看似每天做了很多事,但是没有达成任何目标,也没有为自己创造价值。而B不断在自己关键目标上积累经验,最终自然是收获满满。从时间管理角度来说,B才是真正地有在好好地管理时间。
因此,一定要认识到时间管理本质是管理自己的目标这个事实。然后在实践中,每天复盘自己的时间是否推进了自己的目标,这样时间才能为我们赋能。
总结
今天的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正确地认识时间管理,主要讲了两点:
1. 常见的对时间管理的误解
2. 时间管理实际上管理的是我们的目标,是为了分配好时间,让人生更加符合预期
形成对时间管理的正确认知,能够让我们在管理时间之前,先思考下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它会让我们避开无意义的忙碌,这种忙碌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人在逼迫自己做自己不认可或者不知道意义的事情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精神意志,最终时间管理的实践会失败,自己也会受到极大的打击,甚至最后认为人是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的。
如果我们能把时间当作我们的筹码,把自己的时间用于实现目标,那么每一天都在推进目标。长期下来,你能看到自己在自己在意的领域走得越来越远,也会越来越自信。
经过动机篇和认知篇两部分内容,相信大部分读者已经对时间管理跃跃欲试。接下来会结合这些认知,介绍一些比较实用的时间管理方法,让我们能够不断利用自己的时间,达成一个个目标,开启自己的逆袭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