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时48分,小家伙入房睡觉了。
在进入房间的时候,小家伙的手里还是不肯放下他今晚与我一起折的鸽子。我感觉他会在这个小鸽子上磨磨蹭蹭,于是,我在他的门口调皮了一下:“Monster. I know it’s late now. But please don’t come in.My baby is going to sleep now.OK?”
“OK!”小家伙在房间里面很爽快地回答。
今晚,洋洋妈再次抛弃我们父子俩,外出参加晚宴去了。留了一些作业给我们父子俩。不过,我陪伴小家伙的方式一般不按安排,很随意,很自然,无痛性介入。
万能的淘宝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法宝,每天都可以有小实验,物理教师婆婆也可以在家引导他的兴趣;而每天我们都可以运用这些法宝来刺激小家伙对游戏的兴趣与探索的好奇心。看着他好奇的眼神、迫不及待的操作心态,我们发现如此简简单单的小游戏会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更多的是亲子互动,更多的亲情,更多的爱,孩子会感受其中、乐在其中。难怪洋洋妈说每天早上洋洋醒来第一时间就要找到我。
随后,我们用积木玩了一下加法与减法。整个过程,如果我解释与操作得比较清晰的话,小家伙会很容易学会;不过,我感觉他这年龄段的学习其实就是在陪你玩,或者是察颜观色、讨你欢喜,时不时用他那招牌呆萌的笑容看着你,应该是怕你责备吧?所以,我也是在陪你玩而已,没有任何压力。
当然,一到阅读环节,小家伙兴致更高。今晚准备了一本书,名字叫“The story of Christmas”,没想到一开始的提问“ Do you know why we give gifts at Christmas?”没想到小家伙竟然能答出来!我记得有关圣诞节的知识是上一年渗透的,难道现在都还记得?
目前我们的陪伴努力延伸到“Why”的层面,引导他反复进行思考,同时不断的对知识进行拓展,这些方式常常能引起小家伙重重地点头确认,不知道是否真的明白了。
今天午睡前看了一篇推文《〈平凡的世界〉感动千万人,背后的故事却无人知晓》。没想到,路遥的人生经历如此的坎坷。
路遥小时候被别的大孩子打了一顿,委屈的他希望得到家人的安慰。但得到却是被家人再打一顿,不要惹事。所以,路遥打小便意识到:你只能依靠自己,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亲人……1992年11月17日凌晨5时,路遥开始在病床上痛苦地抽搐和呻吟,整个肉体的疼痛使他缩成一团。看护着他的弟弟束手无策,赶忙喊来医生。医生赶来时,路遥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他的血压一路下滑,直至为零。弥留之际,路遥嘴里呻吟着的最后话语是:“爸爸最好……妈妈最亲……”然将他带到人世的爸爸妈妈,本应是这世上最亲的双亲,却并没有给路遥一个温暖的童年。而是将苦难与痛苦扎根在他心底一生的人。纵然如此,爸爸妈妈依旧是故乡故人最眷恋的往日时光。
一个人的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上的完全孤寂。
当然,从另一方面,再次印证了我们对孩子正面管教的意义,再次印证了家长的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父母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