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放着一本,纸页发黄的书——王朔的随笔录。
无论媒体怎样评价王朔,对他的这本随笔录就是喜欢。
随笔录里的王朔,真实,随性,爱憎分明,敢于自嘲,敢于剖析自己,见解透彻,极具前瞻性。
摘抄几段文字,感受一下。
01 小时候,五十年是很大的数字,遥远得无从想像。我曾经以为日子是过不完的,未来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我就呆在我自己的未来,我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真正的变化,我的梦想还像小时候一样遥远,惟一不同的是我已经不打算实现它了。
02 还记得当年看到第一篇批评我的文章(这之前也有,我指的是当时最新一轮我注意到的)。是一闲人写的,登在北京日报周末版上。批评的内容不记得了,也不重要,总而言之是说我不好,一无是处,那无所谓,关键是这文章使我的心情为之一变,可形容为“一颗心落回肚子里”。与身后的恭维、怂恿比,迎面拦住去路的针贬、叫骂更使我清楚自己呆的地方是哪儿,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因而也就更容易保持住口本性——我的意思是说:狼性。变成狼我所不欲,变为狗亦我所不欲,两害相权,取不得已。 这就是敌人的好处和必要。
03 大众文化的商业本质和处处在交易的特征老实讲很不可爱。
04 钱也是爱的,但也不能为钱把自己卖了。有一点钱的好处就是,不舒服的钱,敢不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