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眼里,无论哪个季节,水果的价格都没有想象中的便宜,尽管应季的时令水果大量上市,我在市中心的居民小区买到的水果远远高于周边小区物价。所以我本人买水果为了控制预算或者为了尝鲜,都是要数个买的。如果水果表面光鲜,买回来口感不好或者品质不好,落得个浪费钱财的结局是我最不想看到的。所以数个买水果也是有一点好处的。
我本人买的水果基本都不会浪费,偶尔因为忘记吃或者放的时间长,烂掉或者蔫掉而扔了的水果少之又少。从小母亲就给我灌输一种思想:宁吃好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母亲教给我是生活的智慧,也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了:花高价钱买一件品质好的东西,比花低价买一堆低品质的东西来的实惠。基于母亲的这一教导,我买水果都是选品质好的,同时买的量极少。比如每次买水果,榴莲只买一个,椰子每人一个,台芒买两个,小芒果买六个,像是时令水果猕猴桃,苹果,桃子等都是六个或者 八个来买。买回家,好吃下次再买还是同样的数量;不好吃,下次就可以不买这家或者这样的品种了。可以说在买水果方面我属于精打细算又勤俭持家的小媳妇了。
嫁到婆家来,我发现公公的采购理念和我截然不同。他喜欢囤东西,买水果喜欢批发式的购买,比如买椰子,一买一箱,一箱8只,一天就可以喝出来。比如买芒果,他喜欢买一袋子,挑的果子都是他认为好的,不看数量,称好就拎回家。比如买樱桃,不按一斤两斤的买,也是买一兜子,基本上要三五斤以上了。买桃子也是按袋子买,袋子有多大,就买多少。
公公这种“豪放”的采购方式其实是很浪费的行为。买回来的水果特别容易坏:芒果一两天就会熟透,表皮和果肉发黑。樱桃当天洗出来吃不完,第二天也会腐烂。桃子更神奇了,最近雨季来临,常温下放一天的桃子竟然会长密密麻麻的黑头发。俗话说:吃了不疼扔了疼。辛辛苦苦买回来的水果,因为吃的不及时或者采购太多,吃不过来而浪费掉,看的简直让我心直滴血。
采购是一门学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但愿买的人开心,吃的人更开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