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个陌生朋友找到我。
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中,她先是自顾自地发了10多条文字信息,然后又开始不断发送长语音。
大意是,父母对她不好,不理解她,还反过来指责她冷漠、薄情。
难道是我的错吗?
难道要“改”的是我吗?
明明是父母造成的伤害啊,他们怎么可以这样?
他们都这样对我了,我这辈子还有可能好起来吗?
她又断言,自己的“问题”特别严重,保守估计大概需要二十几年、三十几年才能解决,而且很可能这辈子都解决不了,只能孤独地死去。
完全无法插上话的我,默默地看着她脑内小剧场如何运作。
一波一波的剧情,从开端到高潮再到“未完待续”,看似跌宕起伏,其实只是在原地绕圈——
他们凭什么不认同我?
他们为什么不能按照我认可的方式来爱我?
以这两个问题为原点,生发出了无数的怨念、戾气,伤害着自己,也伤害着父母。
很可惜,虽然已经被情绪、模式和观点折磨得很痛苦,但她还没有做好改变的准备,而且非常抗拒主动调整。
只是一心认为,只有父母改变了,她才会好。
痛苦,其实是她此时此刻喂养小我的方式。学业不佳,恋爱不顺,人际关系卡壳,都可以归罪于父母。
在“被父母苛待的可怜小女孩”这个身份之外,她找不到存在感。
2
吐槽原生家庭,成为了近年来的流行趋势。
常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逻辑严密、声泪俱下的故事与分析,说原生家庭留下的那些旧伤如何导致了自己目前的悲催境遇。
比如,
因为原生家庭没有给到我充足的爱,所以我长大之后总是和不够爱我的人在一起。
因为原生家庭对金钱的态度很匮乏,所以我长大之后总是赚不到钱。
因为在原生家庭里遭遇了被权威压制的课题,所以我长大之后总是很难和领导、上司平等相处。
因为在原生家庭里一直被贬低,所以我很自卑,常常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听起来好像都没毛病。
然而,如果翻译成大白话,不就是——
我现在找不到好对象、在职场混不好、没钱没事业、一点也不爱自己,全都是因为小时候爸妈对我不好!
爸妈:???
这是谁家倒霉孩子?
沉浸在原生家庭造成的“伤害”中不愿意走出来,和抱怨“父母没本事,找不到关系让我上好学校、去好单位”,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过去的伤害可能确实很严重,但你已经长大了,手里正握着人生的方向盘。
新手上路,也得硬着头皮开下去,不要总想着把这个方向盘重新塞回父母手里。
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车要开,不可能给你当一辈子的驾校师傅。
18岁以后,连法律责任都要独立承担了,何况是在心理层面做到自我支持、自我接纳。
3
与原生家庭纠缠不清,其实类似自杀性袭击。
在纠缠的过程中,一定存在很多攻击与自我攻击。
证明父母有多差劲的同时,也微妙地否定了自己的价值——
如果我比他们“好”很多,为什么还得受到他们的控制和影响?
血脉相连,躲不开,扯不断。
除了那些违反法律或严重违背道德的案例,绝大多数的原生家庭问题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解决,只要有意愿和勇气。
去看到真相,哪怕真相与小我的想象完全不符合。
我也经历过原生家庭的问题,甚至与爸爸对立了好多年,连话都不愿意说。
高中时,最好的朋友劝我,凡事不要想得那么极端,毕竟有份亲情在,他并不是不关心你。
我不理解也不接受,心里只有是非对错,容不得一点沙子。
又内耗了7年后,我终于愿意去松开心里那个结,看到真相。
是的,他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会固执也会自私,还做了一些客观上很“坑”的决策,对我们家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这些都没那么重要。
因为,我心里纠结了很多年的核心问题仅仅是——我觉得,他不够爱我。
真相直接颠覆了我多年来的假设,让关系得以归位,也让我的生命中重新有了父性能量的支持。
我并没有委委屈屈地“原谅”他,而是坦然地理解了他。
至于那些遗留下来、他无力解决的现实问题,没关系,我早就有能力去搞定了。
父母除了是父母,还是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人。
他们不是你理想中的完美父母,你也不是他们期待的完美孩子。
这很公平啊。
大家此生此世在地球上相遇,以亲情相互牵绊,互为功课与镜子,是为了共同修炼,然后自由地选择成长或不成长。
磨合、调整,都是修炼的过程,血脉无法切断,那么就试着去找个彼此都比较舒服的状态,把日子过下去。
4
遇事不再怨父母,不再纠结童年经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少了分析、评判和各种投射导致的假想敌,多了真真切切的感受以及负起全责的底气,问题会变得特别简单。
会更柔软,更灵活,能够心无旁骛地做事情,去享受,去爱。
放过原生家庭吧,允许自己长大。
By Miss柳。
厦门大学硕士。
占星师,塔罗师,
阴盘奇门遁甲风水调理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