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1 拆掉思维里的墙

第七名法则

美国和中国都研究过“第七名法则”:在一个有三十个学生或五十个学生的班级里,步入社会后最优秀的都是第七名的小朋友。
问:必须第七吗,第六不行吗?
答:第七到第十六名吧,就在这个区间里。孩子不一定要考到第一、第二名。为什么?因为他们发现,好学生和好的职业人是两个概念。好学生的特点是什么?第一,目标清晰;第二,从来不读闲书,提前准备,而且从不作弊。
但当你真的步入社会时,你会发现,社会上需要的不是这样的学生。社会需要的是,第一,先考试再去找书,所以你必须要读点闲书;第二,需要持续地跨界;第三,你要懂得“抄作业”,就是大量地互相学习。而且你还得学会帮助别人。
对,就是互相学习、互相协作。而且你需要读闲书,不要内卷。在学生时期让你获胜的很多思维方式,在你新的人生阶段中恰恰会成为你最大的坑。所以在人生中,每一个过去阶段的思维方式,都会对下个阶段造成一些障碍,这些障碍其实不是你真正遇到的坑,而是你思维里的墙。

在认知心理学里,就把它称为mental model,就是心智模式

它会在不同的场景里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我刚刚说的这个现象就是心智模式的一种表现。
还比如彼得·圣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在写《第五项修炼》的时候,也提到一个很形象的故事。有个人冬天去旅游,掉到了一个大瀑布下面的水潭里,那个水在不断地卷动。因为当时是冬天,所以这个人如果不在四十五秒到两分钟之内游出来,他就会因为失温而死掉,于是他就奋力地游。因为他是在游泳池里学会的游泳,所以他就不断地往边上游。但其实,当你被漩涡卷到水底,那个时候最好的策略反而是从漩涡底部横着游出来,这样是能脱困的。因为越到水面,漩涡的吸引力就越大。但这个人却在水面上苦苦地跟漩涡挣扎,一两分钟后他就失去温度了。彼得·圣吉说,这个人生前努力地想逃脱漩涡,在他死后几分钟内反而实现了。

就是你不挣扎了以后就实现了。

古典:对,他沉下去后,就被漩涡甩出来了。所以这两个例子很形象,一个是好学生和好职场人的例子,一个是漩涡的例子,它们讲的都是这个问题:你在平静的水面学会的、能让你脱困的技术,可能恰恰会在变化的环境中给你增加障碍;你这么多年来养成的听话、不乱动、好好学习、不出纲、不看闲书的习惯,恰恰会在新的挑战中有所改变。

所以所谓“拆掉思维里的墙”,最重要的就是意识到,我们头脑中那些平常意识不到的思维模式。

古典:我们头脑中很多习以为常的,或是引以为荣的思维方式,其实恰恰是错的。比如低风险创业,我们原来都是打工的,觉得老板肯定承担了高风险,肯定花了很多钱。你打工的时候,看到这些创业者的经历,或者听了他们讲的成功学故事,你会觉得他们当年冒了极大的风险,做了很大的动作。但当你真的冒着大风险,去做创业者的时候,结果会很糟糕。所以我觉得低风险创业这个理念本身也是在“拆墙”。


image.pn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我要讲一本大畅销书,叫作《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到今天已经卖了将近三百万册了。它的作者是我们的老朋友,也是很...
    钟珑清龙南市第三中学阅读 3,301评论 0 1
  • 书中提到“第七名法则”,“研究发现,在一个有三十个学生或五十个学生的班级里,步入社会后最优秀的都是第七名的小朋友。...
    大愚3阅读 1,072评论 0 0
  • 1.“做“第七名”的学生”成绩最好的学生的特征是不作弊,不看闲书,但好学生不代表好职业人,第七名成就可能更高,敢于...
    旅行般的心情阅读 1,053评论 0 0
  • 在樊登读书的平台上,听这本书,反反复复断断续续的听了差不多5遍,我才听明白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让我能够提炼到的有以...
    娅娅20220118阅读 4,359评论 1 1
  • 拆掉思维里的墙。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成为一个好学生是最受用的。好学生有什么特点呢? 目标清晰、从来不读闲书,提...
    夏天温柔的风阅读 8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