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多纳德�霍杰斯(Donald A. Hodges),戴维�西博尔德(David C. Sebaid),刘佩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361 / 572页。
一本教材。英文原版刊行于2011年。作者多纳德�霍杰斯在中文版中特意添加了他和夫人2006年访问北京期间拍摄的编钟、戏曲表演、天坛公园的音乐票友乐队等照片。作者认为,活跃在民间的百姓业余乐手的生活景观,进一步印证了音乐心理学的三条原理:自古至今,音乐是人类的天性;音乐是一种社会活动,直接的动机就是一种“知音”相遇带来的快乐;音乐是人的终身伴侣,参与音乐活动舒心健体,延年益寿。
教材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音乐心理学序言”(共4章),笔者比较感兴趣的是关于“人的音乐性”何以产生;第二部分“音乐的知觉、理解和反应”(共7章),从声音、乐音到音乐,人的感知觉、认知组织、身心反应以及情绪体验是怎样的发生机制,涵盖了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研究进展;第三部分“音乐性”(共5章),分别介绍了(作为人格特质的)音乐性、音乐表演技能、音乐学习心理学、音乐医学以及音乐社会学的主要研究。该教材附录部分长达200多页,其中参考文献占100多页,这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还有好多却已读完” 的特殊体验。附录A罗列的音乐心理学著作出版年表(1863-2014)时间跨度150年,本身就构成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缩略发展史。
人类的音乐行为贯通古今,遍及全球,许多学者把音乐视为人类的专有特质(页2)。音乐所具备的特质,如节奏、音韵、情感表达、社会联接等,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带来生存获益,因此音乐性(音乐反应能力)成为人类与生俱来的专属禀赋。音乐是一种由生物过程和文化认同而形成的人类行为。非音乐如此,所有艺术活动都是如此。笔者也在学习与体验中发现,个体的身心活动以及人际的社会活动都经常有音乐的伴随和参与,更多时候,音乐成为这些活动得以发生、状态得以展现的情境与媒介。
耳朵是最难关闭的感觉器官,听觉最大的特点是无孔不入的弥散性。声音知觉涉及到物理声学(声音的客观参量)、生理声学(听觉机制)和心理声学(对声音的主观感知)。大脑具备音乐加工能力,大脑中的神经网络、认知、情感、记忆等均有参与。音乐知觉是对音乐元素(如音高、响度、音色、音长——均为心理变量)的加工,而音乐认知则是更高层次的音乐意识活动,是对旋律、节奏、和声、曲式等的反应与理解。由于音乐认知中涉及到音乐专业知识(和弦呀调性呀五线谱呀哎呀呀),非专业读来几如天书。至于音乐的身体反应和情绪反应,研究很多,得出的结论是(因为个人变量、音乐变量、社会变量。。。)“音乐反应本身的特点是异质大于同质”“情绪感知有着难以置信的复杂性”——说白了就是,因人而异,没个一定(哈哈)。
尽管音乐性是人类共有的先天禀赋,但是从个体差异的角度来看,音乐性又成为人格心理学关注的心理特质。比如肯普(1996)认为所谓“音乐人格”具有的核心特质有:内倾性、独立性、敏感性、焦虑、心理双生性(心理性别的中性趋向),但是迄今为止尚无一致性的研究结论。值得注意的两个相关维度是音乐身份认同和音乐偏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特定的音乐偏好(乐器、音乐类型)与特定的人格特质之间存在较强关联,因此,音乐偏好可以作为人格特点的日常观察,这一点对于笔者在日常阅读调查的同时所作的“曲目调查”提供了一定的学理支撑。
关于音乐表演与音乐学习部分,基本上就是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原理在音乐领域的运用,并无太多新意;音乐与健康一章介绍了三个相关领域:一是音乐治疗,是音乐的结构化运用,达到治疗的目的;二是音乐医学,是指在治疗情境当中运用音乐来改善应激、疼痛、焦虑、免疫系统等,是一种积极的医疗干预;三是表演艺术医学,是针对音乐表演者的各种医学(包括心理健康)问题。最后一章是关于音乐的社会性(音乐在社会行为中的角色)的考察,如音乐的社会场合、音乐与社会行为社会互动等,点到为止未见深入。
书中不同章节中关于“节奏”“日常聆听”的论述对于笔者今年的音乐书写也提供了话题启发。
【零散知识点】
‖:现代音乐心理学的提出者是卡尔.�西肖尔(Carl Seashore)(页6)
‖:古希腊、罗马教育体系中的“七艺”包括上下两层,上层四艺包括算数、几何、天文、音乐,下层三艺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音乐归入数学:音乐的美来自数的纯粹,同时承载了神学的内涵。(页7)。中国的“六艺”则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 法伊弗:“在人类物种的生存中,与生殖、觅食、御敌一样,艺术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活动。”(页50)
‖:加斯顿(1951)关于刺激性音乐和镇静性音乐的区分:刺激性音乐强调节奏,主要特点是音域广阔,伴有出其不意的变化,以洪亮、断奏乐段为主;镇静性音乐重在旋律与和声,主要特点是音域集中,多为渐进发展的柔和、连奏乐段。(页194)
20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