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山水
我们每个人眼睛看到的,所有的光源都来自于电磁场的震动,光的本质没有任何颜色,只有频率上的变化。但当光源反射到你的眼中,再传输到你的大脑。你的大脑创造了主观的颜色。这意味着你看到的所有事物都是你大脑二次加工外在信息后又主观创造出来的,或者说所有看到的东西也许都是错觉。
结论:我们每个人看到的可能都是某种假相,至少肯定是失真的。
听到的、感受到的……也都类似原理。
我们在这些某种假相的基础上再产生观念、概念、想法、念头,这些想法有着不断假想不断分析的运作规律,我们通过各种想法指挥我们日常生活。
念头能代表要概括的方面吗?假上再假?
基础依据的信息如果都是假相,指导会不会有误区呢?
最初制造这个误区就是为了更好玩而故意造成“以假乱真、假戏真做”的错觉?
同时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无限的因素构成,通过极有限的信息指导我们日常所有能靠谱吗?
貌似这些无限的因素又不断变化?这个不断变化的目的是什么?会导致我们如何反应?
假戏真做时间长了也有副作用……
拜伦凯蒂:刚开始,说任何东西对我都很困难。桌子是个谎言,鸟是个谎言,树是个谎言。每个词都在把世界分割成部分,都似乎在教不存在的东西。我无法在说我字时,不感到有失诚实。最后,我发现了一种似乎少些不真实的说话方式;我会说:“她认为她现在想要杯水”,而不是“我要杯水”;我会说:“它认为它现在饿了”,而不是“我饿了”。那是我所能做的既保持诚实、又仍可与人沟通的方式。后来,当沟通变得更成熟时,我开始说“我饿了”或“我要杯水”。这似乎是个令人难以置信、既欺骗又勇敢的行为,我觉得就好像我在用语言教一个谎言,并又一次迷失在那“不存在”里。但我用我,是因为我想和他人连接,这是一种把我自己奉献给他们的方式。为了爱,我对语言投降。
文章及照片均属原创,欢迎转载,请勿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