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玄去拜访荆州刺史殷仲堪,殷正在侍妾的房里睡午觉,手下的人谢绝给他通报。桓玄后来谈起这事,殷仲堪说:“我我本来没睡,即使睡了,难道做不到‘贤贤易色’吗?”
【原文】
桓玄诣殷荆州,殷在妾房昼眠,左右辞不之通。桓后言及此事,殷云:“初不眠,纵有此,岂不以‘贤贤易色’也?”
【典故】
贤贤易色:语出《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本谓对妻子要重贤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以孔安国注“言以好色之心好贤人则善”为代表。
【人物】
桓玄(369—404):字敬道,小字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桓温少子,形貌瑰奇,风神疏朗,袭爵南郡公,世称“桓南郡”。历官义兴太守、江州刺史、都督荆州等八州郡军事。曾与兖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反对执掌朝政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以及王国宝等人。后与殷仲堪反目,打败殷仲堪而并得其地。元兴元年(402)举兵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掌朝政。次年代晋自立,国号楚。不久为刘裕所败,被益州督护冯迁杀死,时年三十六岁。
殷荆州:殷仲堪(?—399),陈郡长平(今河南淮阳)人。能清言,善属文,其谈理与韩康伯齐名。谢玄请为参军,又为长史,领晋陵太守。以孝闻名,晋孝武帝召为太子中庶子,甚相亲爱,授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假节,镇守江陵。安帝时,两度响应王恭起事讨伐执掌朝政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以及王国宝等人,在王恭死后又与桓玄及杨佺期结盟对抗朝廷以求自保。后与桓玄反目,战败被俘,自杀。以其曾为荆州刺史,故又称殷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