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老师之雷霆之怒
一夜雨声淅沥,清晨,望望窗外,都看得见纷飞的雨丝。昨夜已研究过景区说明书,其中的溶洞和迷宫很诱人。还有,中药植物园提到了什么杜仲、茱萸、三七、 辛夷,这些草药,我可都是通过书籍网络,对它们做了一些研究。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关于这些草药的美丽传说,我一定找机会给他们讲讲故事,啊,真希望他们能爱上伟大的中医。
可眼下,天公不作美。吴鹏老师的决定是明智的:早餐罢各自回房间休息,十点集合再做决定。好吧,听着雨声品茗。
好吧,我必须说实话,其实那个假装品茗的人也就是我,在床上歪着,手上自然拿着手机,忙着写简书。
玩手机的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突然发现,还过几分钟就十点了,再恋恋不舍地用了一会手机,穿上雨衣,来到了集合地点。大概已是十点十分了,吴鹏老师和两个女孩已在集合地点,一些孩子陆陆续续的到了,但还是没到齐。让到者站成一行后吴鹏老师发话了,声音颇严厉:“还有谁没到?我不是说过十点集合吗?”我和莎莎老师老师对视一眼,吐吐舌头,实在惭愧,我们也迟到了。吴鹏老师又大声的对两个飞跑来的男孩:“现在才来!你们的雨衣呢?”一个女生声音怯怯的:“我有多的雨衣,可以借给他……”吴鹏老师先是检查每人有无套好鞋套,再勒令几个没穿雨衣的孩子呆在原地。看了一眼那几个呆在原地的孩子,我们离开,开始了雨中游览。
我们来到了中药植物园,不对,这个称谓不够恰当。我们是来到了有强大的疗愈作用的气疗场,有图为证(图中文字有一个错字,找到有奖,只限孩子):
所以呢,具有这么强大的疗愈作用的气疗场里有八百岁的彭祖的身影,这就不足为奇了 。请看手执如意和拂尘的女子含笑立于彭祖身旁,莫非她们也是仙女?
路边开一枝百合,它的颜色是花店的百合没有的颜色,凑近一闻,它的味道也是花店百合所不具备的,非常浓郁,有孩子说都香的发臭了。
前面是巨大的红豆雕塑,走近一看,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茱萸啊,不能错过教育时机啊,赶紧招呼孩子,“孩子们,你们在哪首古诗中见过这个词啊?”好似没人回答,都匆匆往前走,不死心的自个儿念叨着:遍插茱萸少一人。从旁边树上摘下小串茱萸果,它呈椭圆形,还是绿的。继续往前,又看见了一些结着圆形小果,有点像花椒的树。有介绍说这是吴茱萸。啊,明白了,前面的是山茱萸。现在,你分得清山茱萸和吴茱萸了吗?
继续寻幽访胜,蓦地,一个地洞出现在眼前,仿佛某个生命体的大嘴,还在嘶嘶往外吐着寒气。看看洞旁标牌说明显示:这不是地洞而是地宫,是黄帝的老师岐伯的工作室,还是吴三桂的藏宝洞。不小的来头。纷纷跟着吴鹏老师沿着向下的台阶深入进去,前面的不时提醒着后面的别踩着自己雨衣了,突然队伍停止了蠕动,的确,太黑了。吴鹏老师果断决定返回。除了几个因为鞋子打湿而放弃外,大多数人飞速奔回酒店取照明设备。下面图片有一个错字,你们发现了吗?
重新前往地洞的途中,我和一个孩子落在了后面,别的孩子跑得太快了。这个孩子跟我一边走一边聊着:在地下溶洞游览时,要戴头盔,以防石头突然坠落砸中头部;不能大声说话喊叫;也不能点火以防止缺氧……如数家珍般。这个孩子平时可是有点调皮捣蛋啊,也似乎不爱学习。一瞬间,我对他刮目相看。也许,我们没有看到他的兴趣点?
二进宫,孩子们讓讓着:好冷啊!是啊,用手触碰一下钟乳石尖端凝着的那一滴水,冰凉沁骨。一只熟门熟路的小狗跟随着我们,应该说是它护送着我们进洞了,孩子们是很有狗缘的。想起了这只狗的趣事。昨天我就在酒店里注意到这只狗了,随意一问:“它叫啥?”“斑点”。我听到了这个回答。但是一个女孩纠正我:“不,它叫翻脸。”哈哈,太好玩了。一会,那个有名的爱狗女孩唤这只狗:“小过,过来。”于是,那个有三个名字的小狗摇着尾巴靠近爱狗女孩。此刻,这只小狗在人群中跑前跑后,穿进穿出。
一路探寻,无宝可见,唯有滴水之石。
向着最吸引人的石头迷宫行进。到达某一高处,俯视地下凹陷处,看见了一圆形石头迷宫,大多数人看到它后的第一反应大概会是:这不就是平面的迷宫从纸上走到了自然环境中吗?再收回眼光,看见,一道铁索道横亘在不远处,它就在迷宫的斜上方,距离地面大概8到10米。
一群人被这索道吸引,研究开了:这索道无人看守,是被废弃不用吗?还是安全的吗?有谨慎的孩子喊到:“吴鹏老师你别过去,万一这索道已经生锈坏掉了呢。”也有胆大的孩子大喊:“吴鹏老师,没事,可以过去。”我在心里问自己:“你敢去试吗?”犹犹豫豫,没有答案。
果敢的老师决心先一个人去试试,一男孩见此情景,马上藏在我身后,说:老师,我怕。”就是这个孩子,已经问了我好几次了:老师,你下次还来游学吗?并且屡次告诉我,他下次再不参加游学了,老是走路,家里多舒服呀!
只见吴鹏老师侧身站在索道上,身体微曲,两只手均抓住索道一侧围栏。慢慢向前挪动。对,没错,像大猩猩过桥。七分钟,莎莎老师用手机记录了整个过程。顺利到达终点的消息传来,三四个孩子急不可耐地上了索道,看他们多轻松啊,走得如履平地,甚至意气风发。后来听说还有孩子跑了几个来回。想起了荀子《劝学》里的几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不知不觉中,老天已收起雨丝。孩子们在石头迷宫玩开了,有取巧的孩子站在城墙上,也有孩子在认真寻找出口。吴鹏老师给他们设计迷宫游戏规则。我的眼光被一大群蝴蝶带走,这些敏感的昆虫在抓紧时机来采撷花蜜。这是它们必须完成的工作,可是啊,在人类多情的眼中,它们是在为自己起舞。的确很美,不管花朵之上,还是蝴蝶之下。
尽兴的我们已饥肠辘辘。
回去的路上再次看了中药植物园的景区图,意识到,这个园里,还有许多宝贝,只是无缘亲近了,看下图,能猜出几个中药植物名呢?
午餐桌上,照例 饭前感恩 ,感恩词的最后一句“请慢用”这句话音刚落,一男孩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功地抢到一鸭腿,得意洋洋:我抢到鸭腿了。原来这娃早就算计好:最佳位置+最好时机=一个鸭腿。猜猜这娃是谁?
我旁边的男孩悄悄对我说:“老师,你看,今天某某和某某没坐在一起了。”一看真是。发生什么了?还是没发生什么?
下午的活动按莎莎老师的话来概括:无尽的上坡+无尽的下坡。就是这样,也没有听到孩子抱怨。
途中看到两棵长在一起的大树,赶紧把孩子揪过来看,“大家快来看连理枝!”抓住时机展开对《长恨歌》相关诗句的回顾: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有孩子向我提了一个问题:老师,你怎么看电子媒体?他提出了一个大哉问。
吴鹏老师与大家约定6:30在餐厅集合晚餐。我和另外两个老师沿着石梯下行前往餐厅时,我们看见,孩子们已全部就座。
一男生丟了房卡,吴鹏老师的处理简洁明了,两个字:补办。没有任何批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