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艰难地挤出了地铁,想着来上海也已经有6年时间了,早已适应上海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每天奔波于繁忙工作的我,已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好好吃一顿早餐了。抬手看了看手表,我向着公司的反方向走去,进了一家叫“闽南风味”的小店,老板娘看见我说了声:“老样子,一碗面线糊加油条、猪血、大肠?”我笑了笑,找了个角落坐下。
01
面线糊是福建泉州传统名点,一般为早餐食用,也可以当做点心和夜宵,是泉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线糊由细面线、番薯粉共同熬制而成,呈糊状,汤底清鲜而味美,面线糊而不烂。
配料品种多,吃的时候再依各自口味,加入各色海鲜、大肠、小肠、虾仁、猪肝、卤蛋、煎蛋(蛋都是剪碎后加入)、醋肉(炸肉片)、香肠等。特别推荐滑嫩的猪血、嚼劲的大肠,就着酥脆的油条或马蹄酥吃,同时感受与面线糊完美搭配出的层次丰富的饱满口感。最后再撒上葱油花、芹菜末,口味重的食客还可以来点胡椒粉,一碗热腾腾的面线糊就出锅了,香顺滑清甜爽口,满足了人们对美味最简单的需求。
在每隔崭新却睁不开眼的早晨,一碗热腾腾的面线糊,唤醒了勤劳善良的泉州人民,去努力,去奋斗,去过好每个当下。
02
我不是一个矫情的人,但却经常转了好几次地铁只为来这家店吃碗面线糊。其实这家店的面线糊一点都不正宗,但来上海这么多年我却唯独对它情有独钟,只因它给了我一种家的感觉。
当看着老板娘将热腾腾的面线糊端到我的面前,那一瞬间我想起了我妈,从小到大她好像一直都在重复这个动作。
记忆中的面线糊好像总是伴着隆重的仪式感。
听妈妈说因为我是早产儿,从小我的身体就比较差,经常感冒拉肚子发烧等几乎每个月要感冒一次。刚出生那会儿还好,虽然吃药会哭,但是病还是会慢慢的好起来。可等我长到了四五岁那会儿,生病了一吃药,不超过10秒钟准会又吐了出来。不知是不是我太娇气,那会儿妈妈什么方法都试了,加蜂蜜、加冰糖,可不管她怎么骗,怎么哄都不管用。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去打针吊瓶,但那时还太小怕身体承受不住,妈妈说当时她真的是操碎了心。
后来同村的一个老人跟我妈说了一个偏方:在初期感冒的时候吃碗热腾腾的面线糊,让身体发发汗。没想到回家我妈一试,还真的有用,印象中那碗面线糊吃得极香,好吃到希望时间能就此停下来,即使当时正在生病。
直到现在每次生病,爸妈永远都是说去打针吧,药就不要吃了,免得你到时候又都吐出来了,伤胃;其实爸妈知道我已经长大了,再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一吃药就吐了,但是在他们的心里我却永远是那个生病一吃药就吐的孩子;
03
后来长大了,以其说是面线糊带来的仪式感减轻了,不如说它已经渗透到了生活里,流淌进了我的血液里。
高考后,我不顾爸妈的反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上海的一所大学,离开爸妈,离开我生活了18年的故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时的我就像一只雏鸟渴望离开父母羽翼的保护,然后自由展翅飞翔。
还记得要出发去上海的那个早晨,妈妈端着她亲手做的面线糊到我面前,说了声“呐,你最喜欢的面线糊,吃了再去坐车吧”。我没吭声,低头接过一看里面照常加着我最喜欢的油条、猪血和大肠。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手上端着面线糊,那一瞬间我似乎被热气熏红了双眼。
印象中那碗面线糊味道有点苦,而且还带了点焦味,但我还是觉得很香、很好吃,我吃得很慢,只想慢一点再慢一点,不去理会即将到来的分别,即使我的心中是那么地向往外面的世界。
吃着面前这碗不怎么好吃的面线糊,回想那年妈妈做的那碗苦涩的面线糊,鼻子瞬间酸了,暗骂自己一声“矫情”,加快速度吃完买单,然后向着公司的方向一路狂奔......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你正因为一份学业、一份工作、一个梦想,离开了最爱的亲人,去了一座陌生的城市。但不管发生了什么,请记住那些一直默默支持你的亲人。
请原谅,我执意的远行,我最爱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