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欧洲第一大经济体、被视为欧盟压舱石和引擎 ,在全球局势动荡不断、俄乌战争尚未平息的大背景下,2月23日将举行全国大选。多数民调显示保守派在极右派选择党(AfD)崛起的阴影下保持领先,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默茨(Friedrich Merz)有望出任下届总理。
默茨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的选民支持率一直稳定在30%左右,占有绝对优势:几乎是现任总理朔尔茨领导的社会民主党,或是绿党支持率的两倍,以疑欧、右翼民粹、反移民、反同性恋而著称的德国选择党(AfD)支持率则迅速蹿升,以20%左右的支持率位居第二。
大选结果很可能没有一个政党能够获得绝对多数选票从而单独执政,默茨还须找到一个或多个联盟伙伴,才能确保在国会中占有多数席位。
朔尔茨和保守派领跑者默茨目前势同水火,彼此都明确表示:绝不会在同一内阁任职,默茨还多次声称决不会与极端的德国选择党合作;德国下届政府很可能会形成联盟党(CDU/CSU)与绿党联合组阁。
组建新政府的工作至少需要2个多月时间,下一届政府最早也得到4月底、甚至5月初才能成立。
德国的繁荣一直通过进口廉价能源、原材料,制造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传统工业品销往世界各地, 曾几何时,德国制造就是优质品质的同义词,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无可争议地处于领先地位。俄乌战争的爆发,已无法从俄罗斯获得廉价能源,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优先”的政策猛烈冲击欧洲,德国无法再获得美国的安全保障、依赖美国保护自由贸易通道;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德国经济模式正出现标志性的变化,经济发展路径正经历二战后未有之变局。
除了经济模式正面临全球时代转折的压力,政治生态极化与碎片化也愈演愈烈,经济停滞、移民问题、军费、福利支出,以及如何应对与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可能爆发的贸易战,俄乌战争等等;都是德国新政府要面临的艰巨挑战。
新政府预计会采取更为保守的政策,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和政府补贴、加强移民管控,寻找新的经济模式和增长点,并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