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华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威胁。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在“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要求各地扎实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广大党员干部当闻令而动、向险而行,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根本遵循,在风雨中坚守初心,于洪水中践行使命,用实际行动筑起守护群众的“红色堤坝”。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心,绷紧防汛之弦,当好民生守护者。当前,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正考验着各地的应急处置能力,也检验着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群众安危,容不得丝毫懈怠、半点马虎。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防汛救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摒弃“侥幸心理”“麻痹思想”,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要主动下沉一线,深入河流堤坝、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用脚步丈量风险,用眼睛排查隐患,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销号管理,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要时刻关注气象预警信息,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动,精准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方,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防汛工作想在前、做在前,为群众筑牢“防患于未然”的安全防线。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投身抢险一线,勇当救灾逆行者。当洪水肆虐、群众受困时,党员干部就是群众最坚实的依靠,必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主动到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投入战斗。各地各级党组织要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区,以“不放弃一个人”的决心,争分夺秒搜救被困群众,尤其是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全力将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面对堤坝管涌、河道堵塞等险情,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扛起沙袋、疏通河道,用血肉之躯筑起坚不可摧的“防洪墙”。要科学调配救援力量,根据险情大小“排兵布阵”,统筹协调中明确各方职责,让专业队伍在关键处发力,让志愿力量在辅助处补位,在第一时间响应处置突发情况,在与洪灾的较量中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全力保障民生,当好群众勤务员。防汛救灾不仅要打赢抢险救援的“硬仗”,更要做好灾后安置的后半篇文章,让受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洪水退去后,广大党员干部要第一时间深入受灾村庄、社区,挨家挨户了解群众需求,查看房屋受损、财务损失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妥善安排临时安置点,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为他们提供贴心的生活服务,让安置点成为温暖的“避风港”,同时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抢修,优先恢复供水、供电、通信、交通等“生命线”,让群众的生活尽快回到正轨。要关注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组织志愿者和专业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灾害阴影,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用真情实意让群众感受到“党始终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