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离不开细节描写,要想使细节描写的逼真、鲜活、感人,就得靠观察,精细入微地观察。
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主张观察,要把事物“拆开来看,拆穿来看”,强调“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要放过!”正是得力于这种精细入微的观察,他写出的散文才那样生动逼真,委婉细腻。
我们来看下面这段文字:
那时,我们是个大家,十二口人,婆婆当家。每天吃饭,婆婆动嘴我动手。
有一天晌午,婆婆又一声令下:
“今晌,高粱米水饭,煮咸鸭蛋。”
我问:“煮几个?”
“十一个 —— 一人一个!”
你想想,十二口人,煮十一个,还说一人一个,这不明摆着没有我的份吗?不给就不吃。这,我倒不在意,儿媳妇嘛。
晌午,下学的,下工的都回来吃饭了,炕上一桌,地下一桌。一个人我给盛上一碗;一个人我给放上一个蛋。把大伙打点好了,我又到灶炕烧水去了。一会功夫,先吃的放下碗去了,我才上桌拾起筷子。丈夫老于对我说:
“喂,使我的碗吧——不埋汰!”
我心想,谁嫌乎你呀!他把碗倒扣着,我翻过来一看,里面还扣着半个鸭蛋。我说:“看你挺大个人,半个鸭蛋还吃不了?”
“咸!”他说。
我这个人实心眼儿,给我个棒槌就当针了,尝一口说:“哪咸?”他瞪了我一眼,抬脚上工去了。我这才明白,他是在疼我哩!在老人面前又不好明说是留给我的。
这段文字,细节描写的可谓精彩,扣动人的心弦,把婆媳之间、夫妻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看似平淡的对话和眼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大而化之,粗心大意地观察,能看到这些东西吗?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居里夫人的女儿曾把观察誉为“学者的第一美德”;巴甫洛夫一直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座右铭。
观察,要讲求角度。人的感受器官如眼睛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运动中不断变换角度和方式去感受,以求对客观事物有一个全面而细致、完整而透彻的了解;必须选择最能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角度进行观察;从艺术创作的需要出发,选择最能给人美感享受的最佳角度进行观察。
观察,要捕捉特征。社会生活扑朔迷离,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样我们的观察就应该有所选择,选择那些最动人最有特征的事物进行观察。只有捕捉特征,才能区分和鉴别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真善美”与“假丑恶”。
观察,要巧揭面纱。观察事物不仅要有敏锐的目光,而且还要有犀利的眼力,要有穿透力,通过现象看清本质。老舍说:观察事物必须从头到尾,寻根究底,把它看全,找到它的‘底’。”
观察,要掌握全貌。任何事物,不论其部件怎样复杂,过程怎样复杂,总归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因此观察事物要观察全貌,从整体上掌握其特点,否则,一头扎进牛角尖里钻不出来,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出现以偏概全的毛病。
观察,要突出重点。平均使用力量观察,就会模糊或淡化事物重要的或主要的部分。整体观察有助于选择并确立重点观察内容,重点观察有助于更深入具体地把握全局、全貌。鸟瞰整体,笔下有细部、有重点,一个事物才会生动丰富起来。
同时,还需要反复观察、联想观察、层次观察、对比观察等等,只有观察到位了,“锅里才有肉”,不愁文章的细节不出彩。
小鸟在天空中飞翔,司空见惯,我想大伙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然而,小鸟飞翔的姿态又是怎样的呢?
作家徐刚在散文《小鸟》中是这么描写的:
小鸟飞翔的姿态是最能叫孩子们神往的了——飞得快的时候,像箭一样向前;飞得慢的时候,就像踩在云朵上休息。时上时下,或远或近,有时候还互相嬉戏、互相斗架……
短短几句,把小鸟飞翔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好像小鸟飞翔在了眼前。
现实生活,扑朔迷离,需要我们特别的细心和冷静,调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眼脑并用,仔细观察,把独有的特点发掘出来,把细节写活,为文章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