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才能不错过风景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康永,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
看完这段话突然想到古希腊哲学家欧布里德(Eubulides)提出的沙堆悖论(Sorites Paradox)," 有一堆1,000,000颗沙粒组成的沙堆。如果我们拿走一颗沙粒,那么还是有一堆;如果我们再拿走一颗沙粒,那么还是一堆。如果我们就这样一次拿走一颗沙粒,那么当我们取得只剩下一颗沙粒,那么它还是一堆吗?"
如果把沙堆悖论反过来,一颗沙粒不是堆,那么两颗沙粒也不是堆,那么1,000,000颗沙粒是堆吗?练习一次投篮,不是篮球高手,练习两次投篮,也不是篮球高手,练习1,000,000次投篮,你就成了科比或乔丹了。
美国的管理学家科维提出的时间“四象限”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也照此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如即将到期的任务、马上就要参加的考试、领导临时委任的工作等)、重要但不紧急(如学习一项技能、学习英语、写好钢笔字,制定长期规划等)、紧急但不重要(如不速之客、等着去取的快递、可接可不接的来电、急着去买限时打折的商品等)、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如上网、闲谈、看连续剧、吸引人但无用的小说等)。
人们对于第一象限(既紧急又重要) 的事情肯定是放在心上马上就做,差别就在于如何应对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这就是蔡康永的意思,对于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情,人们往往嫌麻烦,或者觉得做一次两次用处也不大,而想着往后拖一拖,等有了充足的时间再来做,可是一拖就再也不会来做了,导致人生中错过太多的风景。
人们可能知道应该优先做第二象限的事情,可是行动上往往倾向于优先做第三象限了, 因为紧急所以会让人们产生“这件事很重要”的错觉,就像商场的限时促销,让顾客产生“紧急”的感觉,错以为商品很“重要”。搁置第二象限还会把重要的事情都推入第一象限,让我们陷入更大的紧急和压力中,在危机中疲于应付。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