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两幅图:
上图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视角。而下图,仰拍的视角使图片生动起来。车斗和前轮变大,气势尽显。同一辆车换了个角度,拍出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事实上,任何一个人,一件事,都是多维立体的。从不同角度观察,就能得到不同的信息。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以最方便和最习惯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就如,总是站在最方便的地方随手拍,认为自己记录下了全部。其实我们观察到的只是无数个角度中的一个,如果不能意识到这点,我们就很容易以偏概全的对待这个世界,然后产生各种偏误。
生活中总是有些人对自己的观点异常坚持,对别人的观点油盐不进,势必会学识浅薄,也更容易固执、急躁、钻牛角尖;而修养高的人表达观点时,通常非常谨慎,常用“也许、可能”。因为懂得越多,看到的角度越多,就越知道一个观点是无法把事情描述清楚的。他们会更为智慧平和和包容。因此,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好坏,往往取决于他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另外,拍照时相机的镜头像素和焦点不同,即使在同一个角度拍出来的照片也是不一样。有些拍颜色偏差,而且可能模糊,有些则更为真实。同样,我们每个人因为生活环境、经历和学识的不同,在看待同一个问题时,理解层次也不尽相同。
比如,我们常会常会看不惯老一辈的言行、习惯等,接受不了他们对自己的关爱或干涉。夫妻之间也常会因同一件事有分歧而生气。其实出现矛盾并非他们存心与我们作对,只是因为他们的“相机”和我们的不同而己。如果我们的相机比他们高级,就应该有“向下兼容”的意识——拿出自己的高清照片,耐心向他们讲解什么是更好的,而非一味的指责对方,毕竟我们自己也曾有一台落后的相机。
好的摄影师,总是善于移动自己,尝试着各种角度。生活中,也应该学会理智的分析从而进入多维视角。而不应一遇到烦心事,就习惯性启动情绪上的防御性模式并陷入单一视角。当然要拥有多视角能力,是需要刻意练习的。下列几条原则,可以帮助我们逐步摆脱单一视角的限制,成为生活的摄影大师。
一.勤移动。尝试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而非仅凭自己的感受。
在焦虑紧张时,不妨从局外人的角度,用第三视角来观察自己,你会发现自己的好多担心都有多余的。另外,站在未来视角反观现在,你会发觉当下的悲伤毫无意义。这种多视角观察的其实就是元认知能力,有了它,我们更容易保持自我觉知。
二.善学习。学识不够,我们往往看不到一些角度,多学习,才能借助高人的视角来观察世界。
三.要开放,保持客观不臆断。
我们常常情绪不好,是因为把自己做的假设当成了事实,在不确定对方真实想法的情况下,直觉就把情绪发泄出来。我们在交流时,不妨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即客观的不带主观猜测的交流。先了解事实,搞清楚对方的真实想法。
书中提供了一个方法:和任何人交流时,不妨先假设他是正直、善良和诚信的。这样以开放引导开放,不失为一种高级的交流方法。
四.寻求帮助。
上篇文章提到,飞行员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注意力会被巨大危险所俘获,心智带宽降低,很容易陷入单一视角。这时指挥员可以给飞行员提供有效的外部视角,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特殊情况。
同样,当我们遇到情绪问题或其它问题时,要学会主动寻求外部帮助,借助他人的多维视角来克服自己单一视角的局限。
五.多运动。
运动所释放的多巴胺有助于创造力和多角度思考能力的提升。
六.常反思。
当心情郁闷,把心中的烦恼全部写出来进行复盘梳理时,往往能跳出单一视角,看到更多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