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是清人沈复之作。"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虽为“六记”,但实保存下来的只有四卷,即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还有两卷佚失,为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今人评价它是一部水平极高且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早就买了一本,因喜欢它封面(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5月重印版的),深蓝色的内封上又覆了一页类似奶白的封面,大片的白,除了一叶小小的帆舟,还有极小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就只有几个烫了黑金的文字了,颜色的搭配和文字的分布排列很是雅致。

       四篇文字,除了坎坷记愁,基本都是谈论生活细节,为欢之事,比如闺房之乐、诗酒之乐、游玩之乐,都是典型的中国文人的清淡闲雅情致,颇有趣味。不过他的记述大多是平铺直叙,有点絮絮叨叨,文笔见识、详略取舍可能不能和大师相比,对此,他本人亦在开篇表明:“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矣。”不过这种直描法确有它的优点,细微曲折之处全都点到了,亦有许多的风景描绘,所以也可以把《浮生六记》当做“乾隆年间苏州书生家庭市井的一幅卷轴画来欣赏“”。本书译者的选择也非常得当,可谓锦上添花。沈复为苏州人,所写大多为江南吴地的风情样貌,张佳玮本身是江苏人,对江南的情况较为熟悉,且古今皆通,所以译文很是流畅,既尽力保留了原来古文的况味而又让今人易于理解。当然,若真要细细品味,还是直接读原文来得好,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只有读原文才能体会得到。

       闺房记乐是《浮生六记》的首篇,也是其精华所在,记述的是夫妇情事,把它放在首篇是借鉴了《诗经》中将《关雎》列为三百篇之首。沈复之妻芸是他舅家亲戚的女儿,年幼丧父,年稍长后女红娴熟,母亲和弟弟都靠她生活。能识字是因为会背《琵琶行》,后得到了这本书,一个字一个字对照认的,后来也渐渐通晓吟咏诗词。沈复便是见了她作的诗,为其笔墨折服,才要母亲为他去提亲。芸是个蕙质兰心的姑娘,传统又大胆,心路活泼,她为准夫君生病而吃斋,嫁入夫家后尊敬长辈,善待下人,恪守妇道;但又敢于女扮男装去看庙会,雇馄饨担子为丈夫的赏花会温酒,主动为丈夫谋妾室,甚至为公公找姬妾。

          尤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夫妇伉俪情深,“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婚后沈复离家去书馆继续学业,不过短短三个月,却觉得十年般漫长,两人相见后“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如此情状描写,深情直率,足见他们至诚至爱的真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淫威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正如陈寅恪所指出的:“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这样的夫妻之情,放在如今社会并不罕见,但当时是男尊女卑的时代,且沈家家境并不优渥,很多时候需要苦心经营才能过下去,有很多的复杂人事,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夫妇还能经常在闺房之中谈论诗书、赏月饮酒,过出了安贫乐道的闲散风雅劲儿,女主人芸功不可没,林语堂曾说芸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只是红颜薄命、天妒有情人,芸的早逝让人扼腕叹息。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经典的意义,也许正如封底文字所言:“并不能用有趣、精致、伤感简单概括这本小书”,想要读出它的韵味,需要细细品读和揣摩。而每次品读的体验大概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浮生六记》是京东2017年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在张公子的笔下,《浮生六记》得以以新的方式进入大众的视野,张公子的译...
    妮妮的云养喵阅读 4,671评论 0 0
  • 01 “浮生”二字典故出自李白诗“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
    梓青彦阅读 4,619评论 0 3
  • 下雨天,安心的不出门,一卷书,一盏茶,慰心亦解忧。世界就在方寸之间,有内容亦有温度,喜欢这样的生活。 《浮生若梦》...
    若初的清明觉知阅读 4,498评论 1 6
  • 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 品评《浮生六记》 之前对于此书的模...
    苇草尚可思阅读 4,338评论 0 2
  • 今天突然在想,正常上班族,如果一个月能存下一万也是不少了,不考虑理财的情况下,存够一百万需要8年时间,想想就恐怖。...
    CatCoder阅读 2,3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