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
授人以信就是授人以柄,没办法,谁叫那个时代如此热衷于写信呢。
我念中学的时候正风行交笔友,本班要好的同学之间会写,隔壁班的当然更要写,最时髦的是能跟外校甚至外地的陌生人交上笔友,记得那时的影视娱乐和青春文学杂志后面通常都会有固定的版块刊登交友信息。每周一次值日生拿着信件来教室分发,明明没信可收的人也会巴巴盼望,像能凭空变出一封信似的,而那几个总是收信的同学,毫无悬念地成为全班人艳羡揣度的焦点。
彼时互联网刚刚在县城兴起,率先进入人们视野的就是聊天室和QQ,可笑的是,我们申请了QQ号,通过查找在线用户添加好友,彼此用刚学会的输入法笨拙缓慢按部就班交流了一番哪里人职业是啥年龄几何等等后,总会有个人抛出一句“我们交换地址写信吧”的提议。既然有网络,为什么还要写信呢,现在想来只觉得十分老土,又有稚拙的热情。
遥远的地址,潇洒的字迹,厚厚的信笺,都是引发他人注目的砝码。要是谁交了阔绰的笔友,从千里之外寄来闻所未闻的礼物,哇,真是让人羡慕翻了。网络远不及今天发达的时代,笔友的信和照片是我们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口,这个窗口看出去的风景和电视匣子里是非常不同的。
应该就是从那时起,随着交笔友热潮,兴起了一场让人目不暇接的信纸潮流。文具店里除了普通的香味廉价印花彩色信纸之外,悄无声息地引进了号称韩国进口的昂贵信纸。通常五张纸两个信封为一套,纸张厚实,气味幽幽淡淡,色调亦是相当雅致高级,有浮凸于表面的立体图案,尺寸也别出心裁,或纤瘦长幅,或横向宽幅,似乎为了使其与普通信纸区分开来,连写字的网格线都做成浮雕效果,总而言之处处展现着血统的高贵。印象中那种信纸要三元钱一套,区区五张,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一套二十张甚至更多的普通信纸,因此美则美矣,彼时囊中羞涩的我们,欣赏良久,真正买下却很需一番决心。一旦占为己有,一定是要写给自己心中最重要的那个人,那种心情,就像重要的约会要穿上最好看的裙子。
很遗憾没有囤一些好看的信纸起来,年轻时候的我们真是太穷了,又因为穷,有什么好东西到了手里,都慌慌张张地挥霍出去,也顾不上自己稚气的笔迹是不是压不住那份高雅的底色。现在有许多淘宝店在做这样漂亮的信纸,审美潮流不动声色地从日韩风转回到了中国风,更有一些复古红竖框的,不知要多漂亮的小楷才敢落在上面。反正我是望而却步。
前几天翻抽屉,发现一叠早前读者寄来的信笺,信封上被耐心地贴好了邮票,也不知要让我写给谁。它就那样静静地躺在抽屉里,像等着命运的指派,却只是慢慢褪色。欲寄彩笺兼尺素……早已无信可写,无人可写。
还是想说,青春真好。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