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送孩子上学,在路口处总有志愿者家长戴着红袖章执勤,遇到有车要进入,会有礼有节的制止,说,现在是送孩子的高峰期,请你靠边再等十分钟。如果是不清楚出入路口的自行车、电动车就会说,这边是出口,那边是进口。来往车辆经过这样的分流,顺畅多了。
记得去年一个学期接送孩子,都是在拥堵不堪的人流中勉强通过。很多时候,一个机动车,就会把狭窄的路整个堵死。我总是想办法让自己静下心来不急躁,但其实已经着急了,有的时候,真的是眼看着时间流走,脚下的路却动都不动,堵个十分半小时是寻常事,你就算出来再早,想要不迟到都很难。脑子里也想过各种对策,也想过给学校提建议分流,但都是在脑子里过过而已。
没想到今年一开学,就有执勤的家长开始很认真的做这件事了,而且效果真的特别好。其实现在很多幼儿园、小学门口都存在这个问题。记得以前感慨维明街小学那么繁忙的路段居然在志愿者家长的疏通下顺畅起来,觉得好学校就是不一样。后来幼儿园也让执勤,但家长只是例行公事站在那里聊天,根本不发挥作用。没想到孩子的学校处在一个死胡同,进口又是非常狭窄的三个小过道,居然经过治理也能够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可见,很多事情,困难是有的,但是做不做,决心很重要,思路也很重要。想法得当,执行好,自然能够取得奇效。
孩子的问题,永远是最重要的,需要家长让步的。我想起来前几天听尹建莉的课程,她在其中提到这种想法,我跟同事还就这个问题争论。其实大多时候,我们习惯性的思维都是让孩子去适应大人了,虽然每个家庭都把孩子当成宝,这是很矛盾的事。
为什么要让孩子让路?可能是一种潜意识,也可能这涉及价值观,自己的面子竟然比孩子的心灵成长更重要了,说起来不可思议,但是有多少大人可以真的做到处处关注孩子的心灵呢?
很惭愧的想起来昨晚自己又把孩子训了一顿,那个时候,脑子里觉得孩子的习惯重过了她所有的感受。这是一种永久性悲观的解释风格。其实也是看不到孩子,不相信自由的作用。其实说出自己的看法,要求没有问题,错就错在自己的急躁里满含着不信任。所以说,知易行难,任重道远啊。
今年给自己的目标是教育孩子。感觉自己看书学习的节奏慢了很多,也是有效果的。其实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是呢?不是说孩子一定慢,但是在她慢的时候,你能不能做到不用自己的标准去逼迫?
看来需要学习的还太多啊。努力吧。
请你等十分钟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