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广霞
昨天去欧亚学院听国内某知名教授有关箱庭疗法的讲座。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课程,并且听说这个教授还是国内讲箱庭疗法第一人,是他把此疗法从日本引进到了国内,这使得我对这个课程有很多的期待。
可能是期待过高的缘故,课程结束我是有些失望的感受在的。我经常在课堂上和学员讲,感受是我们的信差,那我这个失望到底是想给我传达什么信息呢?我仔细想了想,写出来共享:
在这个箱庭疗法的讲座中,我听到他对不同流派颇有微词的言论,这个似乎和我接受的一些信念是有些相悖的。
今天早上正好在郝宗媛老师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她的一篇文章《在现实中保持清醒,在差异中持续学习》很好的表达了我内在想表达的,让我有种被同频、镜映到的感觉。萨提亚模式相信:“我们因相同而联结、因相异而成长”。在心理学领域,存在诸多不同流派,即使是相同流派,也可能有很多分支,自然也存在诸多不同,如:思维逻辑不同、验证方法不同、基础理论不同、关注焦点不同,等等。
面对不同,非常重要的是,能够因为差异而让自身有所学习。学习理解,我们都是独特的、不一样的;学习欣赏,因为彼此的差异而丰富了这个世界,因为彼此的差异而做出的不同贡献。
不仅能在彼此的差异中学习,更能为彼此的差异而庆祝。若如此,我们必将体会到携手共同促进心理学积极健康发展的温暖和力量。(摘,有部分改动)
这个有些失望的感受也再一次提醒我,教授的这部分表达不是我喜欢的,那以后我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也是一个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要避免因喜欢欣赏一个而打压另一个的作为,要坚持我所欣赏的萨提亚理念:“我们因相同而联结、因相异而成长”。要记住:世界也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不同而更加丰富多彩。
13363980938,zgx_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