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怎样从一个人的公益之路,到一群人的公益之路,再到一代人的公益之路?(之一开题篇)
如果公益仅仅是少数人的砥砺追求,怎么着价值都将是有限的。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因为“品质”和“数量”是衡量价值缺一不可的两个维度。打个比方说,一克纯之又纯的黄金,与一片需要大浪淘沙的金沙滩,哪个价值更大显然是不言而喻的。再比如,对于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来说,一口连牙缝都塞不满的三文鱼与一个杂面馒头,哪个更有价值也是不言自明的。
一个人的公益之路,仅仅对自己有意义。一群人的公益之路,不过对一个地方有意义。一代人的公益之路,才能成为一代人的幸事、幸运、幸福。这个道理同样很好理解。设想一下,如果出门遇到的都是包含着公益之心、随手就做公益的人,我们的感觉会是怎样的美妙?
二十二、怎样从一个人的公益之路,到一群人的公益之路,再到一代人的公益之路?(之二文化篇)
每一个走在公益之路上的人,都不该把公益当作少数人专属的权力,都不能把公益与芸芸众生割裂开,都不可在有意无意间挟公益以自重、自得、自乐。
竹简这样说,既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实实在在的担心。因为我们的文化是喜欢贵己轻人的,一群人在一起总要分出个高低来,而且这个高低缺乏统一的、固定的、清晰的尺度,每个人都可以自定义。
比如一群人在游轮上聚在了一起,大家不是想得怎样度过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旅程,而是想的怎样形成一条鄙视链,怎样把自己比上来、把别人比下去。于是,有钱的拿钱说事,有颜值的把颜值用到极致,有好儿子的把好儿子挂在嘴上。假如其中正好有一个做公益的,照样可以树起公益的道德旗帜,去俯视众人、鄙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