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律师这个行当真要几分悟性,因为这个行业所传承的是经验,而经验是无形的,是亲历者自己感悟和总结出来的,在这个行当里能遇到个好师父实属不易,师父愿意教,徒弟能领悟到实属不易。包括我自己也常讲,律师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
律师是个实干家,需要在工作中成长,需要有结硬寨打呆仗的决心和毅力,而且在工作的头一两年中很难见到起色,而这一两也是最为难熬的,很多人因为熬不过去纷纷转了行,而我见到的但凡熬过这3年还在做这行的人都做的不错。很庆幸我熬过了这3年并加入了陈俊杰律师团队有了新的开始。
做事先做人
在加入陈律师的团队之前我和我师父主要做金融与不良资产处置业务,那几年跟在我师父身边我悟到做事先做人,由此我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和在行业中的形象,由此我身边的朋友和我所熟识的同行都认为我这个人品行不错,踏实勤奋有业务都愿意介绍给我或者与我合作,把案子交给我办放心,因此在我独立之后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业务,虽然也有初出茅庐案源不足的烦恼,但却没有断过粮。
合作
独立后适逢我的好朋友创办了一家法律咨询公司,他自己做非诉讼法律服务,并把一些诉讼服务介绍给律师,那段时间我们经常一起交流,我十分佩服他敢于自己开公司的魄力和勇气,也更坚定了自己独立执业的决心,坐在他办公室的某天下午我忽然悟到了,案源和办案能力只要有一样,就可以在行业中立足。
适度宣传
我很好奇为什么陈律师这样优秀的团队选择了我,这份疑惑我从未问过陈律师,虽然我们之前是同事但彼此并不十分了解,后来想想可能是因为自媒体让他更多的关注到了我,刚刚温饱但仍感觉案源不足,苦思冥想抓耳挠腮不知如何解决,刚刚赶上抖音开始火了起来,弄自媒体吧,说干就干,先把钱花出去,花了钱了总要做点事情出来,于是我买了几万块钱的设备开始录一些普法视频发布到网络上,也会转发到朋友圈中,我想可能是那时作为我朋友圈中的好友的陈律师关注到了我。
专业定位
从我学法律的时候我就想做个刑事律师,但苦于生活所迫和拜师无门,这份想法不得已在我的内心慢慢被搁置下来,而我也一直在等待着这样一个机会,而陈律师的主要业务方向就是刑事案件,他也成为了我办理刑事案件的领路人和鼓励者,于是有了专业化定位和律师执业的发展方向,终于不再有被当事人问及:“任律师你主要是做哪方面业务的时候的尴尬。”我主要是做刑事业务的,我们团队也主要是做刑事业务的。”
团队意识
团队真的会限制住个人的发展吗?我觉得不会,好的团队只会越做越强,口碑越做越好,影响力越来越大,我记得我刚加入陈律师团队时陈律师这样和我讲:“大志我们在一起共事,第一要开心,不开心就没有在一起合作下去的必要,开心很重要。第二是要能够一起学到东西做些事情,这能让我们立足,第三才是赚钱。”钱早晚有的赚,而前两者却难能可贵,而做好前两者钱只是附属品。
和而不同 保持独立思考
《乌合之众》有这样一段话:“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之所以成立团队是要起到1+1大于2的效果,办案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要去研究案件,把案件研究透彻,不能在案件讨论中人云亦云,脑子要灵魂不能顺着一个方向走,要始终想想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性,用怀疑的眼光看问题,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这样的案件讨论才能形成头脑风暴,才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外塑形象 沉心办案
外塑形象,沉心办案以上8个字是我最近的顿悟,此中真意不足为外人道也。每每想来幸福感都油然而生,这两次顿悟一次源于晚上从苏州回南通的路上反复思考陈律师在晨会上讲的一段话,而另一次源于前几天的一个雨夜睡梦中陈律师言语犀利的指出了我的一个错误,在此不再展开,我还需满满回味。
成长总会经历这样的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而顿悟总在一瞬间,而那一瞬间的顿悟,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它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思维模式的转换,工作的历练,更需要生活的磨砺。因为在你境界还未达到时即便别人和你说了,你也很难听的进去听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