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我越来越崇拜你了,你用公众号来写文章,把自己想写的写出来,而且有想法就立即行动……”,我说没什么好崇拜的,行动不难,难的是坚持。
这几天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自己说的那句“行动不难,难的是坚持”。虽然说一再决定要每天在公众号里写一篇文章,开启一种写文章的自嗨模式,可是坚持了几天还是感觉太难继续,你总能找到各种理由不去写字,比如上班已经那么累了回来就应该给自己放松一下,比如看两集电视剧吧,用一种期待的放松模式来放松,反而适得其反。
朋友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各种人生百态你都可以尽收眼底,无论所反应的真实与否,总之只要有一个手机在手,你一天哪怕什么事都不做,就决不会感到无聊,因为总有你刷不完的朋友圈。
在这里,我们常能接触周围所发生的种种,有各种晒,晒吃的、晒男女朋友的、晒娃的;有文艺范一些的,书法、吉他、摄影、绘画;有引导关注抽奖、积赞领奖品的,无论真假估计大家也都过了过瘾......
于是这时问题就出现了,你会看见别人每天跑步10公里打卡健身,于是也想学人家跑步健身;你看见有人晒书法的,于是了想学人家写写毛笔字陶冶情操;你看见有人说一个月读了几本书,也想学人家多看几本书更新一下知识......然而想象都是美好的,跑步健身、毛笔字、读书,这些看起来容易的事,做一天两天还行,要真正的坚持下去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若是没有目的性,胡乱的在一种被影响的情形下去做一件不太适合自己的事,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即便设立了目标,如果那个目标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也难坚持。
所以,如果不能坚持把想法变成 现实,就会出现“当你18岁的时候看见别人都会游泳也想学,然而这个想法只停留在想法上,等到28岁时朋友约去游泳时竟然发现自己还不敢下水”,浪费了时间与精力,也是得不偿失。
最近好久没有写文章了,其实写与不写的区别就是你能把你某个时候的想法或者灵感写出来,等到以后某个时候会回看会觉得特别有意义,至少生活中自己用文字记录了一些值得记的东西,就像现在的自己翻看曾经上学时被老师要求写的一些日记,看着那些文字,回想起学生时光,瞬间感觉特别温暖,一个个文字背后都是一些鲜活的画面。
据统计,每个人从零开始到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7年的时间,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一生有七八次机会成为专家,然而现实是真正的专家少之又少。人生不怕没想法,怕的就是想法太多,都没法让其变成现实。
所以无论做什么,有想法就行动起来,坚持下去,坚持写文字,让知识既要有输入也得有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