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生教授说:“阅读就是一种文体的思维。不同体式的文本,意味着阅读方法的不同,意味着所需要的阅读能力的不同。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即依据体式的文本解读。”张娟老师的《饮酒(其五)》一课,根植诗歌体式,着眼诗人创作风格,引领学生披文入情、聚焦整合、读诗识人,以其精深的解读和精巧的设计,让课堂呈现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大美之境。
一、精准解读,奠基课堂教学高度
无论语文课堂的活动形式如何开展,课堂的澄澈明媚都是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为源头活水。任何一堂课的成功设计,都要依托教师对文本的感悟度。研读《饮酒(其五)》课堂实录,感叹张娟老师对此诗解读之深刻独到。从字面行文来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这组诗中比较浅易流畅的,没有生僻字词,也没有艰深典故,却韵致深远,体现出诗人高洁的志趣和胸襟。这也许就是编者把《饮酒(其五)》放到八上而不是七年级的缘故吧。而张娟老师以自身深厚的古诗词底蕴和文学修养,在文字的罅隙中发现解读诗歌读懂诗人的密码,为课堂教学奠定了高度。
在本节课中,张老师着力以诗歌的前八句为经纬,编织勾连多篇同质诗句,让学生在低吟高诵中触摸到诗歌的质地,感知到诗人的灵魂。“结庐在人境”这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句,张老师发现了“庐”字中蕴含的精神风标,“结”字中主人和庐相亲相伴、安然自适的生活状态;从“心远地自偏”的朗读体验中,张老师引领学生体会陶渊明的创作风格—天然、真淳;从“菊”“飞鸟”的意象中揭开陶渊明的情感密码,对“悠然”的深度解读体悟陶渊明“物语外化的超脱”。这些教学细节,无不显示出张老师的博学精思。难得的是,张老师知道课堂教学的“域限”,深入浅出,把自己的解读化为灵动聚焦的课堂活动,通过对字词句的品读贯通诗歌风格和诗人品质,让课堂风光旖旎又凸显语文本味。
二、披文入情,守正诗歌教学根本
《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作家创作是因为客观事物触动了情感世界,继而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那么,对于阅读者来说,就要通过品读作者的文辞来了解文字背后的深意,沿着文辞找到文章内在的思想情感。因此,着眼语言文字反复朗读品悟,是走进作者情感世界的有效途径。而诗歌这种抒情性极强的文体,必然要以朗读作为学习的主要方法。张娟老师深谙语文教学之正道、诗歌教学之根本,执教《饮酒(其五)》时,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目的性、层递性、多样性的朗读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达成读懂诗歌读懂诗人的教学目标。
1.多样朗读
朗读是简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引领学生在文字行走中发现言语智慧和生命情怀的对话方式。研读课堂实录,可以看到张老师对朗读教学的熟练运用。从读的内容来看,课堂中学生读注释、读诗题、读序言、读全诗、读诗句、读课外诗句、读相关评价、读课堂小结;从读的形式来看,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了同桌互读、齐读、个人悟读、展示读、同桌对读等。可以说,学生对诗歌的领悟渐入佳境源于这一次次朗读,或者说,这层层朗读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逐渐深入,直至触摸到诗歌的内核。吴凤鹏老师在《诗歌—不可缺少的朗读教学》中说,在诵读中以模糊的方式培养对文字的悟性,具体表现为对文字的“意会”,是一种“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的领悟。张老师反复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地朗读,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情感的声音,使学生在兴致盎然中感受到诗句寄寓的情感。
2.意象品读
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所在,是诗人的情感凝聚。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典型意象,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和体验,在想象、勾连、比较和交流碰撞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在《饮酒(其五)》一课中,张老师从“庐”“菊”“飞鸟”三个意象入手,挖掘景物背后的情感凝聚,并整合相关古诗词组成阅读团体,帮助学生发现每个意象的“情语”。这样的教学,没有学究讲解式的分析,没有微言大义的挖掘,学生在联系旧知、比较品读中丰富了积累,深化了认知。
3.关键字词品读
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中说,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诗歌是凝练精美的文学表达,阅读诗歌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深抠关键字词,感受诗人的言语灵性和智慧。张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辨析为什么“见”比“望”好,对比“见”和王籍的“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的区别,品读“悠然”的深厚内蕴,并借助叶嘉莹《说陶渊明及拟古诗》对“悠”的解释、北宋的郭熙“山有三远”的论说,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渐臻深境。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多样化朗读、意象品读,还是关键字词品读,张老师始终把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每次品读后都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陶渊明”为话题,触发学生的思维,引起生本、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巧妙地将学生的阅读体悟逐层引向深核。
三、整合阅读,沉淀课堂文化内涵
经典文本需要“经典训练”。朱自清先认为:“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饮酒(其五)》就是这样的经典文本,承担着人文熏陶和语言学习的双重任务。张娟老师把这个文本视为主题型文本,把学习目标确定为“学习陶诗清真天然的艺术特色;体会诗人本真的性格特点”。显然,学习陶诗清真天然的艺术特色是“言”,体会诗人本真的性格特点是“意”,而言意兼得,既提升了语文素养,又熏染了生命情怀。从这一点来看,本节课的终极价值追求在于利用“例子”把言语学习和文学、文化、人格的教育水乳交融、相辅相成。
互文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他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体系。而中国诗词正是在继承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张老师把群文阅读理念运用到单篇诗歌教学中,利用互文理论,在课堂中建立一个个“阅读场”,通过相互支撑或相互对比的诗句的比读,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比如,在品读“菊”的意象时,张老师引入屈原《离骚》、孟浩然《过故人庄》、李清照《醉花阴》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诗句,形成同质诗歌文化场。这些诗句与陶渊明的诗句相互支撑、相互印证,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自然理解了菊花的精神内涵。在品读“飞鸟”这一意象时,张老师联结陶渊明的其他诗句,让学生对诗人的人生追求有了深入的体悟。
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教学文本与多种素材的联结与整合。从课始的《饮酒》序言,到与“庐”有关的人,再到《五柳先生传》,直到课堂最后陶渊明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大量诗词的引入适时又贴切,不仅帮助学生达成课堂学习目标,也体现了张老师深厚的文学素养,更为课堂沉淀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诗歌教学呈现“以诗解诗”“美美与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