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是打开人际交往的必备姿势。良性互动是推进交往的基础。那么,怎样与人进行积极、良性的互动呢?
01.投其所好
来到新环境,怎样快速打开与人的陌生感。交流,互动。人们总是容易对自己所喜欢或跟自己相似的人产生信任,并愿意敞开心扉。
我们可以利用人的这一特点,打开与新同事之间的交往大门。可以这么做:
001.寻找共同点
利用自己与交流者之间的“相同”,比如“身份相同”“兴趣相同”“境遇相同”等等。这些“相同”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拉近与他人之间的距离。
在小灶群里,为什么我们能很快打破陌生感,如同跟一群熟悉好友在交流,没有隔膜呢?
因为我们【身份相同】,我们都是【学习者】,都是【想要改变自己】【不安于现状】的【突破者】。大家有共同的愿望,想要通过增强行动力去改变自己的现状,去遇见最好的自己。
几年前“一站到底”刚开始热播,那时候我对答题很感兴趣。于是加入了一些答题群。因此,认识了不少大牛(现如今,大多数都离开答题群了),同时也让别人记住了自己。怎么做呢?一开始其实并不习惯去说去跟别人介绍。参加一次答题后,大家就留有印象了:在那么多答题牛人面前抢到几道题很不容易,尤其这些题远非节目中能比。然后,就因此跟小万、驼铃等几位答题牛人熟悉起来。他们的知识面、反应力都是我之前接触的人群中所没有的。通过跟他们的对话、互动,我们发现了互相有一些共同点。然后跟其中几位成了还不错的朋友,虽然现在大家都不答题了,但依然还保持联系。有时候碰到不开心的事,还能互相开解。
从答题者的“共同身份”,到兴趣相近,有共同话题,到成为很好的朋友。时间其实并不长。
002.让对方感到ta自己很重要
“记住别人的名字”,是我的强项。有人说:你记性真好,这才开学第一天,每个孩子的名字居然都能叫的出。
没错。我的记性是还不错,叫的出名字,还能对上号,那绝对不仅仅是记性好,更因为我觉得这很重要。
在暑期里,输入信息时,我认真对照了幼儿的信息和照片。家访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做到记得每个孩子的名字。要打破孩子对我这个老师的陌生感,其实也很容易,第一步就是叫出:他的名字。孩子通常都很惊奇,外向的孩子能够很快能聊起来,而内向的孩子可能开始他不好意思跟亲近,但是他的眼睛会一直追随你。有了家访时建立的熟悉感,开学第一天,听到我还记得他们的名字,非常开心,大部分孩子就能自己去玩了。几个内向的孩子虽然舍不得放开家人的手,也有哭闹的情况,可是老师去拥抱安抚一会儿,孩子就能慢慢平静下来。
记住并能叫出孩子的名字,是我和他们建立亲近感的第一步。而后面面对他们因为离开家人而产生分离焦虑哭闹的情况,予以理解,拥抱安抚,认同他们哭闹时说的话,让孩子感觉到老师也是很关爱自己的。
02.利用稀缺
物以稀为贵。“稀缺”让你的价值立显。
同学群里,大家分布在五湖四海,虽多年未见,但是一个育儿话题立刻就拉近大家的距离。而我群里唯一的幼儿老师,就常常被咨询关于孩子入园适应性、吃饭、睡觉、习惯等各种问题。用我的专业知识帮助到了同学非常开心,而我自己在群里咨询其他领域的问题时,同学们也很热心相助。
以己之长,急他人所难。知己之短,学他人所长。
在小灶群里,有很多各领域的牛人,大家有问题咨询的时候,总会得到很细致到位的解答。通过牛人们的分享,你会发现刚好弥补了自己的不足,感觉收获很大。
在团体里,当别人有需要时要能发挥特长去帮助,同时也要学会跟别人的优点相处,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03.夸赞技巧
你会夸人吗?
说实话,以前的我很不擅长夸别人,总是用比较严苛的标准来看待事情。因此,我不会夸别人,也不容易对自己满意。
但是,走上这个工作的时候,我会发现夸的力量。夸,可以让一个不自信的孩子变得开朗,变得自信;夸可以让一个坐不住的孩子能够静下来,能够专注于一件事……这是会夸的结果。不会夸,滥用夸奖语言,容易造成被夸人的无感。
怎样就是会夸?
一定要夸具体,夸行为。不要总是夸“你真棒”,棒在那儿呢?不要夸“聪明”,聪明是要暗示他不需要努力么。其实,换个夸法更好“你真爱动脑筋”“你观察真仔细,藏这么深你都发现了”“你的小耳朵听得好认真”等等。
如果再加上个“比较”,效果会更好,更能刺激孩子的进步。
夸人太宽泛,感觉是不用心,不够真诚,学会用【FFC法则】,更容易打动别人,获得别人的喜欢。
也许现在我们没有那么受人喜欢,或者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那么有吸引力。那么,请不要为此而焦虑,请依照上面的三个法则好好行动吧。
改变的密码就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