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基层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可谓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而青年干部作为基层一线“赛场”的主攻手、生力军,面对基层工作的繁琐复杂,挑战可想而知。统计好每一项数据、撰写好每一份材料对于他们来说是可学习化的技能,应对起来得心应手,但涉及到调解纠纷、处理突发事件等“硬骨头”,很容易“手足无措”。因此作为年轻干部,在基层这片火热的赛场上,争当“多面体”锤炼多种本领,方能在关键时刻能担重任、可堪大用。
青年干部应争当理论知识“小能手”,不断提升理论指导实践水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作为年轻干部,既要不断常念马克思主义“真经”,补足“精神之钙”,坚定为民信仰、干事信念和成事信心,又要常赋“专业之能”,紧跟形势任务变化转变思维模式、加快业务知识更新、提升能力素养,练就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真本领。打破“用什么学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固化思维,密切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等方面理论知识,通过主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分条块、分类别、分行业领域开展各类学习,提高自身攻坚克难的战斗力执行力。如果不老老实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理论学习“学得浅学得少学得不精”,蜻蜓点水,不求甚解,只停留在文字表面、领域外围、问题表层,而不深入思考其中之精要,就不能深刻理解理论的精神实质,更不用说拿来指导实际工作,甚至会走上教条主义的歪路。
青年干部应争当政策法规“百事通”,不断培养法治思维。在如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如何让每一位老百姓在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感受到公平正义?如何让网络上的社会问题“热搜”下一条条“差评”转化成“点赞”?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对年轻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基层青年干部学历高、干劲足、点子多,但社会阅历、实践经验等方面远远不足,法治思维还停留在自身守法的阶段,懂法用法、依法履职、依规办事能力,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青年干部要树立规则思维、权责思维、民本思维、程序思维,坚决不触底线、不用特权、不损民益、不破惯例。不仅要主动学习基本的法律常识,切实规范自身行为,做到不踩红线不越界,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形成对法治的敬畏和自觉。更要在工作实践中坚决摒弃“不求干事,但求无事”等老一套违背法治的思维模式,有效提升法治思维能力。要坚决杜绝把法制程序当作走形式,一味追求完成任务,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只会沦为令人啼笑皆非的“三拍”干部。
青年干部应争当应急处突“智多星”,不断培植处理问题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应急处突”能力不是“一时之功”而是“长远之谋”,必须深刻认识其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纸上谈兵”不可取,“侥幸心理”更不能存,要紧盯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具体来说,既要积累必要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实践反思与总结,一方面要深入基层走近群众,在小事琐事上加以磨炼,在急难愁盼的事上不断尝试,克服“木桶效应”,稳扎稳打、及时反思总结,练就敏锐洞察力、快速反应力、精准判断力、果断决策力和全面协调力,不断优化自身“应急处突”工作思维模式,在遇到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大事要事急事”面前依法应对、有效处置。另一方面要学会在具体案例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要主动学习近年来国内外典型重大典型应急案例,系统还原突发事件的各环节、全过程,深入剖析、换位检视,做到举一反三、扬长避短,把别人的经历变为自己的宝贵财富,练就在突发事件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高超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