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持续的低温想必小朋友起床也变得困难了,小小的身体仿佛也是弱不禁风,不想入园的情绪又一次卷土重来。很多家长或多或少是心疼孩子,又或是出于无奈,总是隔三差五的为孩子请假,送孩子入园断断续续,最终不仅没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而更加依赖父母了。
随着家庭教育的普及,很多人都知道“给孩子的爱,永远不怕多。”的确是这样,父母越疼爱孩子,孩子性格就越好。但是这样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只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真正的关注与支持,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
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
所以小孩从小就会自己努力,等继承了父辈祖业,也会如此传承,几代过去,就成就百年企业。
另一个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
爸爸回答他:“我家有很多钱,等我死了,这些将来都是你的了。”
所以,这个小孩从小就被娇惯坏,整日无所事事。等到他们接手了父辈产业,很快挥霍殆尽。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不仅会变得自私,不会关心他人,反而会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个人养成了好习惯之后,他的那些自觉行为渐渐成为他的品德,并在学习做人做事方面表现出来,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而独立的习惯是一个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
美国作家海明威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经常带着他外出穿林越水,走村串户,因此使他受到了锻炼,增长了许多见识。但是,他的父亲很希望儿子能尽早地摆脱对自己的依赖,以便更有效地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
在海明威年仅4岁那年,父亲就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孩子,别老跟着我,自己活动去!”于是将一根钓鱼竿甩给了儿子,并鼓励他说:“自己去干吧,你肯定行!”
海明威在父亲的鼓励与指点下,开始了独立活动,而且很快迷上了钓鱼、打猎和探险,接着,他又迷上了读书。从小形成的这三大爱好,伴随了海明威的一生,并对他走上文学道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人甚至说,没有父亲从小对他独立意识的培养,就不会有一位探索一生、创新一生的世界级作家海明威。我们可以了解,孩子养成独立的习惯,是多么多么重要。
谈到“独立解决问题”,听起来似乎是成年人的问题,其实真正需要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是我们的孩子。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主人,面临的是一个需要自己走路的社会,由此,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迫不及待的。
让孩子充分表达,培养敢说、能说、爱说、会说,有助于引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孩子尽量多地用语言表达,描述清楚当时的情况。听孩子的描述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和各种情绪。要让孩子明白在冲突之后有各种情绪(悲伤、委屈)都是正常的。
口才星通过学习让孩子可以自信的上台,做精彩的展示、并且仪态大方、语言流畅,达到敢说、能说、爱说、会说的能力。让孩子们眼睛会说话、语调会唱歌、动作会舞蹈。通过儿歌、故事表演,培养孩子讲故事、表演、朗诵主持、口语交际等各项能力,让孩子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语言表达能力,是基础也是孩子未来的延伸。
卡耐基在《语言的突破》前言中,写道:“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他的专业知识和智力水平所决定,另外的85%则要靠语言表达能力,其包括沟通能力、讲话技巧以及说服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说,想在未来社会中获得良好发展的基础,就要让孩子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口才星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系统训练,让每个孩子能语言流利、仪态得体、自信表达、勇敢登台、魅力绽放。使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增强,记忆力、表现力、思维能力提高,在语言潜能开发的同时开发孩子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孩子的心理素质,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成为敢说、能说、爱说、会说、巧说的口才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