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一本书需要一个月,书就像催眠曲,我还能让自己爱上阅读吗?
我的脑子里有一只小怪兽。那是小时候妈妈塞进我脑子里的。
这只小怪兽一直控制着我不读学习以外的书。自然而然的也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甚至一拿起书眼皮就有千斤重,简直比催眠曲还要管用。
大学毕业以后,虽然知道读书会带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但由于缺乏技巧,一本书至少需要一周,甚至一个月才能完成,大大削弱了读书的兴趣,大部分只是翻了一半儿就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
所以书越积越多,被宠幸的却越来越少。怎样才能让自己爱上读书呢?
2020年2月23日在家躲病毒的一天,无意中看到叹号老师发出的高效阅读训练营的海报,这不正是我急需的嘛!感觉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已经徜徉在书的海洋中了,随即补票登船。
航行刚刚开始就感受到了来自叹号老师和助教们的热情和关怀。与其说这里像学堂不如说这里更像一个充满温情和鼓励的大家庭。
而这短短21天的时间,不仅赶跑了我脑子里的小怪兽,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收获也是蛮丰富的。
二.颠覆认知的阅读方法,让读书就像通关打怪一样,不仅读的快,而且记得多。
首先是读书兴趣的培养。
以前用传统的读书方法是:每次都从第1页开始逐字逐句的往后默读,而且总想把看过的内容全都刻在脑海中。结果往往像手中的沙,想要握得越紧,撒的便越多。
而高效阅读是打破了传统的读书方法,用快速的,多遍的读书方法来加强记忆,在速度和记忆的双重提高后,满满的成就感带动了读书的乐趣。
感觉读书就像通关打怪一样,一步一步不断的突破自己所认为的极限。一小时读完一本书不再是困扰。
三.我们要做知识的主人,读书不再仅是一种体验,而是真正的对我有价值。
为何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体验才是最高权威。虽然知道的多,实际运用到生活中的却很少。
叹号老师说:我们是知识的主人,而不是让知识变成我们的主人。知识是要为我所用的。
怎样快速掌握一本书的精华呢?查找24个关键词,不仅是对一本书整体框架的掌握,对整本书逻辑的归纳,更主要的是这24个关键词是我们感兴趣的和我们想要探索的,是我们认为主要的,关键的词组。
从另一方面来说更是探索和了解自我的一个过程。
一切从我出发,当我把这本书内化成自己工作或生活中所需,那这本书才是真正对我有用的书,才是这本书于我而言的价值。
五.10天完成了过去3年的阅读量,顺利完成自我突破。
其次是阅读数量的突破。
我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今天跟助教姚姚的聊天,我突然觉察到自己是一个自我设限和自我否定很严重的人。决定任何事之前,我会先给自己找各种退缩和完不成的理由。
这是一种病,得改。
比如这次刚开始的宣言,我就给自己找好了退路,设定的目标是最基本的完成20本。但当我持续坚持一天完成两本的量时,发现完成20本并不难。
第1个周末想突破一天5本,却因为一些事情影响到状态,不用说突破一天5本,接连三天连原有的两本都未完成。
后来在助教姚姚的帮助下,我发现了自己对情绪和对打破计划的对抗心理。我积极调整状态,接纳了现实状况,全身心的回到当下。
在第2个周末成功完成了一天5本的计划。最终挑战期结束一共完成了30本阅读。这次突破的不只是阅读的数量,更是对自我和自我发展的突破。
六.体验量变到质量的奇迹,31本的语音输出文字达3W。
再次是语言输出能力。
31本书近3万字的输出的积累,让我不再惧怕写作的零思路。
按照叹号老师的指引,把记忆中的关键词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再运用自己的语言输出,这是一个不断输入内化输出的循环系统,让我不得不感叹由量变到质变的奇迹。
而且在高频输出以后,还有两篇文章意外获得了优秀作品的荣誉。这也为我持续语音输出增加了不少信心。
当我发现不但相同主题的不同书目有共通点,就连不同主题的书目中也有共通点,我深刻领悟到:大道至简,天下文学是一家。
七.有效利用10分钟碎片化时间,全面提升专注力和对时间的感知力。
最后是对专注力的提高。
因为读书过程中用的是10分钟为单位的倒计时时间,我发现自己不仅对时间的感知能力提高了,可以充分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而且短时间内专注力也有所提升。
专注力的提升更有利于一目多行快速阅读,更有利于快捷的获取关键词。
这也给我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益处:可以最大限度把思想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多维度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在佛法中被称为定力:定能生静,静能生慧。
八.叹号高效阅读训练营帮架起了从“想到”到“做到”的桥梁。
实践出真知。
这次我主题阅读挑战的是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正是因为有了这次高校阅读训练营的体验,在心理学主题阅读时,才对自己阅读中心理变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把握每一个当下,专注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拿出“断舍离”的姿态,运用“活法”的精神,带着“认知与改变”的思想,坚持“少有人走的路”,“写出我心”,持续“精进”,终身学习,回归自我,“因为这是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