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一句话:生意是生意,生活是生活。要尊重客观规律。那些想生意和生活兼得的人,属于想太多了。结果自然是生意失败,生活也一地鸡毛。
生意和生活之兼容,就像猫和老鼠。我明白这些也是花了不少钱。尽管花了钱,但还是挺值的,让我更清楚世间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兼容的根源是人,也就是主角你,你不是程序,也不是机器,人有感情。有感情就有弱点,也是有感情才有幸福。
如果人没得感情,弱点没了,可也没有幸福。所以身心修炼的目的不应该是去除感情,“灭人欲”纯是放屁,那就不是人了啊。可能是AI。
我开过一个店,挺舒服的一楼小房子,带一个花园,花园外面的小区的绿化,有一些树,我曾经想种些三叶草,三叶草开的小白花非常漂亮。但是失败了,因为三叶草喜欢阳光,在树下面长不起来。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些。
店的投资不大,三个人分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嘛。它是民房。不是商业用房,所以租金大大不同。但是也意味着它无法办理营业执照,这是后期的主要麻烦。本质上说,它是没有出生证的小孩儿。
小区很安静,在上海市中心的梧桐区,适合一帮朋友晒太阳,喝茶吹牛,我带着儿子在院子里下棋,很悠闲。。悠闲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对店主来说全是眼泪,一天也没几个客人。
一开始朋友们都会来,两个月后,朋友就越来越少。大家都挺忙的。可是开一个店,天天闲着,绝对是一种煎熬,和有钱没钱无关。
和大多数人拍脑袋得出的结论不同:这世界上有太多的欢喜悲伤,与钱无关。真的。真的。真的。
开过店的人就知道,一个没有营业额的店走不远。第二年我们就关闭了它。还有个原因就是营业执照。本来工商局是不管这些芝麻小事的,但是小区居委有个老头儿,积极的监视我们,一旦发现店里有人,立刻兴奋异常,马上举报。
一个非常正直的公民,社会你我他,幸福靠大家。
其实如果想生活,我花的那个钱数,足矣在任何一个咖啡馆喝两年,喝成老板的死党。错就错在想的太美,说什么“没生意我还可以自己喝啊”。现在去洱海边开民宿的小孩儿都这么说,我只能在心里苦笑。
之所以无声苦笑而不是提醒,因为当年也有人提醒我,我听了吗?
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指望其他人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