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

画意蕴诗情 文心悟禅风——赵永夫中国工笔人物画观感

画意蕴诗情 文心悟禅风

——赵永夫中国工笔人物画观感

文/ 王 晓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形成于战国,成熟于晋唐,兴盛于两宋,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是已知最早的人物画。魏晋时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玄学的风行,使人物画由略而精,宗教画尤为兴盛,出现了以顾恺之为代表的一批人物画大师。随之,从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到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从宋代武宗元的《朝元仙杖图》到王诜的《绣栊晓镜图》,内容题材亦见丰富,表现技法精湛独特,唐宋时期人物绘画走向高峰。历代画家流派呈现,标新竞艳,为当代工笔画的传承和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资源和根脉。

  千百年来,工笔画从题材到形式,从技法到视觉,从语境意识到价值建构都不断创造着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格调,工笔人物画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识为古今人们的共同珍视。

  一个杰出的画家,需要内修涵养情操之大美,外修阅历视野之广阔,而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引入画面,赋予艺术精神源泉和情感世界,则是艺术追求的灵魂。可以说,赵永夫就是这样一位画家,在天禀异赋、勤奋好学和专业知识夯实的基础上,他很重视内在文化精神和外在艺术形式。青年才俊赵永夫毕业于天津美院,师从霍春阳、贾广健等。他生性温和、文气内敛、富有才华。

  中国有句俗语叫:字如其人,画亦如其人。一个人的内心情感、性格特征、知识结构都可以影响到他艺术创作的情感、语言和意境。反过来,面对一份好的、独特的艺术作品,我们也可以透过作品看到创作者的经历、感悟和思想。观赵永夫的工笔画,透着一种高雅、恬静、内敛和唯美之感,让人百看不厌,韵味深长。

  画意中见诗情,文心中见禅风。观赵永夫的画作,蕴含着画意、诗情和禅风,他最擅长工笔人物,其仕女人物笔法精妙、神形俱佳,或许,是他温和、内敛的性格与审美意识,和仕女图结下了艺术情结。二十年来,他心如止水、古井无波,取古法、拟新韵,内师传统、外师造化,不仅在画,更是在“修”,使“内静”“清雅”“文气”凝练于绘画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性、代表性的艺术风格。反映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思想,蕴含着悠远空灵和超然脱俗的禅意思想,表达出宁静闲适和自由淡泊的艺术境界。

  在绘画研习中,他注重写生,善于观察,巧妙构思,通过细致地观察、解剖和鉴悟,以形似求神似,以意趣取意境。观他的绘画艺术有三美:其一,构图之美。他的作品构图巧妙,元素呼应、创意新颖。画面实和虚、远和近、静和动、开和合等形成一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既和谐,又冲突,使绘画呈现出艺术张力和美感;其二,线条之美。线条是工笔画的灵魂和命脉,工笔画关键在于优美的线条,一幅成功的工笔画,当我们略去它的色彩,剩下的就是一幅精美的白描。观赵永夫工笔人物,笔法谨严、工致缜密,以素描的造型为基础,以白描线条为结构,一笔一画极尽精微,秋毫分明。其运笔以中锋勾勒为主,线条遒劲有力,富有弹性,辅以偏锋、散锋,无论勾勒、肌理、皴擦、点染,画面以重彩为主基调,时而泼、时而洒,色彩和谐、变化莫测;其三,视觉之美。赏他的绘画艺术,如同一席华丽的视觉盛宴,赏心悦目,回味无尽。他的笔下的工笔人物。着色淡雅、技法独特、元素呼应,采用重彩与冲刷、线条和肌理等技法融合,特别是色彩的互补性、和谐性和统一性,画面达到一种美轮美奂的艺术视觉。从而创造出一种空灵、幽静和淡然的艺术意境和禅意思想。其四,意境之美。观他的画作,有一种空灵、安静和旷达之感,又有禅意之风,意境之美。

 画意中见禅意

  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的诗艺意境作了深入的阐述,其中的“画中有诗”,可谓是意境在艺术中的最好呈现!

  意境,是画家采用艺术手法营造出来的一种境界,是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有与无的和谐统一,也是理想与现实的妙合。意境美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中国画的精髓,是中国画的灵魂。赵永夫绘画艺术重在意境之美,禅意之风。他求取心灵清净如一、万象浑然、澄清纯透,使绘画艺术达到心境与意境同构,画意中见禅意。禅音本自心中在,人间何处不清欢,观《江南》画作,令人身临其境。茂密幽深的竹林之下,两位身穿汉服的仕女眉清目秀、端庄优雅。一仕女抚琴弹奏,稍低着头,眼神微下,古琴的音律和仕女的心灵相呼应、映衬和交融;一仕女手持竹简,气定神闲,静坐观书。书桌上的香炉里烟气徐徐飘散向竹林间,鸟雀腾空嬉戏追赶,画意、书气、琴声、鸟鸣,品其画趣,使人心旷神怡。细微之处,方见大美,观其画作以“应物用线”,变化莫测。轻盈的仕女衣裙采用游丝描、凝重的竹节宜用铁线描,苍劲竹根宜用逆锋涩笔、竹叶竹尖宜用中锋润笔等,使竹子的坚韧和刚劲跃然纸上。整个画面以灰青、蓝、绿为主基调,以白色、红色、黄色为点缀,以幽深的竹林为静,以娇美的仕女为动,“人”与物,静和“动”,映衬出画中之气、之韵、之意、之趣,表达出来“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思想,蕴含着一种心旷神怡之感,禅意悠远之境。

江南

林深有禅音

一曲古琴入禅心

万卷简牍伴竹影

清风幽静了无尘

流水高山寄此身

  从古至今,在工笔仕女绘画题材中,《貂蝉拜月》《昭君出塞》《贵妃醉酒》《西施沉鱼》四大美女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创作经典题材,千百年来是作者对仕女人物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貂蝉拜月

  观赵永夫笔下《貂蝉拜月》,构图独特、人物呼应、着色淡雅,整个画面透着一种幽静、淡然和凄冷的艺术格调。一轮圆月之下,貂蝉跪拜月老。她一双纤纤玉手紧握燃香,身子前倾,额头微下,眼前一簇簇镶白、镶黄菊花绽放。色感和谐、画面静美、意境深远。香腮冰洁,胭脂无染去粉饰;云鬓浸漆,青丝如瀑落玉簪。纤指若兰透骨香,凝眸似水剪心愁。月下的貂蝉,盘着长发,穿着汉服,跪拜在地。眼神含羞轻轻向下,眼角舒朗微微上扬,她一副娴静、优雅和唯美的模样,望着明月的一双水润眼睛透着灵动和温婉的气息,将貂蝉刻画栩栩如生,楚楚动人。亭亭玉立纤纤手,秋水为姿拜月老,这是作者赵永夫对《貂蝉拜月》故事的理解和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禅意”意境的艺术追求和表达。

  “马嘶叫,雁鸣啼,昭君出塞北;琵琶语,风雪疾,美人望汉宫”。《昭君出塞》之作,表现昭君和亲,去往塞北的情节。风雪、鸿雁、琵琶、梅花、仪仗……画面中,大雪飞舞,大雁鸣啼,昭君身穿紫色汉服,披挂红色狐裘,怀抱琵琶,回眸相望。烘托出的女主人公伤感、不舍和忧愁的人物心理和离别之情,渲染出荒漠的辽远广阔,黄沙积雪的凄凉景象。尤其是王昭君被刻画的惟妙惟肖,楚楚动人。她盘起发髻,佩戴凤冠,面容端庄清秀,身材婀娜多姿。那剪水般的双眸和哀伤的神情,呈现出一种若有所思、轻愁浅笑的别样神韵,令人动容,也充满了无限的想象,观其画作,仿佛穿越到了大汉王朝,好似看到了“昭君出塞”的感人情景,犹如经历了“昭君和亲”换来大汉与匈奴半世纪之久的和好!

昭君出塞

创作中见性情

  画为心迹,境由心生。绘画艺术创作,是作者对大自然、社会和生活思考、理解和体悟,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和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更是作者对艺术创作的真性情,即主观意识和理念的集中体现。

  赵永夫创作的工笔人物画《盛世霓裳》入选全国美展,题材独特、构图巧妙、格调高雅、意趣丰富。画面以一场即将演出的古代剧情为创作背景,以一个雄姿英发的少年将军和端庄貌美的绝色佳丽为主人公,画面以古典元素与现代特征作为映衬和对比,灰基调和淡彩色形成反差和呼应,人物刻画得神形兼备、惟妙惟肖。特别是手持书卷的仕女,面相清秀、五官精美、双眸剪水,寥寥几笔,尽显神韵。画面右下,有缠绕的电线、化妆盒、三脚架等,用很琐碎,很平常的元素嵌入画面,与其形成对比和反差,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也是赵永夫十多年对古代工笔绘画的潜心临摹、研习和锤炼,以及他对人物写生的观察、解剖和升华。《盛世霓裳》之作,他巧妙运用,大胆创新,以社会生活为艺术源泉,对现实中的题材进行观察、研究和提炼,呈现出高级形态的艺术形象,体现了他的主观意识、文化精神以及真性情。

盛世霓裳

写生中见写意

  “先师古人,再师造化,后师我心”。写生是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是对大自然的感知和表现,是作者艺术世界的思想和情感,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写意。以“形似”到“神似”,“以写形”到“畅神”以“物态审美”到“心态审美”。以“写生”求“写意”,追求笔有尽而意无穷,象有限而意无边。齐白石从毕生的创作经验得出:“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徐悲鸿认为:写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艺术家如不在写生这一重要环节夯实基础,必然造成自身能力的先天不足而乞灵于抄袭模仿。所以,以写生作为锻炼人物造型能力的手段,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赵永夫注重艺术造型,以形似求神似。在作品创作中,他通过细微观察、研究生活,精心酝酿而达到的与客观表现对象的迹化。特别是人物写生,他对模特神情姿态、个性特征和内在情感的分析、观察和提炼,不仅使他的造型能力超强,更是他的创作灵感、天赋得以发挥,从而绘画艺术达到了形神兼备、空灵幽静的境界。

  “凤凰落地即孔雀,花前月下齐展屏”,一个因孔雀舞享誉海内外的女人杨丽萍,她是东方孔雀舞的代表人,她是孔雀舞最经典的符号,她是落入人间的孔雀仙子。

  艺术同源,相得益彰。优美灵动的舞蹈和生动传神绘画相互融合,那是怎样艺术视觉和美感?杨丽萍女士对赵永夫的人物绘画充满喜爱和赞赏,她邀请赵永夫为其作画,成品画作《人间四月天》在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举行的“杨丽萍花园——爱•生活•时光”艺术展亮相展出。该作品深得杨丽萍喜爱,并进入了她的收藏品序列。画面中,一簇簇鲜红色的月季如火绽放着,一条条碧绿的小溪蜿蜒流淌着,杨丽萍身穿洁白长裙,手持编织花篮亭亭玉立,盘着高高长发,眼神微微向下,甚至长长指甲都刻画得细微、逼真,由形似到神似,由写生到写意,造型优美、神态自然、惟妙惟肖,他画笔下的杨丽萍仿佛飞落山谷溪岸的孔雀仙子。人与物、花与叶、山与水,形成一种对比、呼应、和谐,使画面充满了幽静、空灵和唯美的意境。                          

形似中见神似

  神形兼备、意趣同生。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人物画的精髓,追求笔有尽而意无穷,象有限而意无边。

  “归馥策马溪水边,一行白鹤舞云间,城东楼阁紫烟起,衣锦尚褧把乡还”……赵永夫笔下的《归馥图》之作,构图独特、意境深远、画面唯美。他巧妙地将人物、花鸟和山水元素融为一体,交相呼应。一位唐代的文人雅士,衣锦还乡策马归馥。仰天,凌空白鹤鸣皋;俯地,山野骏马小憩;翘首远望,宫廷华丽壮观……赵永夫在传统工笔画表现手法的基础上,表现重彩的技法和形式,采用青金和朱砂等矿物颜料作以妆点,或勾勒、或点染,或泼墨、或泼彩、或冲刷、或肌理……白鹤的翎羽纤毛皆极尽精微,秋毫分明,自然灵动,栩栩如生;骏马描绘得体态矫健、威风凛凛;尤其是男主人公,一副大唐文人雅士的背影若隐若现,令人遐想联翩,神游画外。锦衣服饰线条流畅、优美自然,唐式图案特征突出、细微美观。整个画面构图、元素、线条、色彩……一幅大唐盛世繁荣景象砰然跃出。一人一物、一花一草、一飞禽一走兽,反映出“天人相应”的思想,蕴含着超然脱俗的禅意,表达了一种自由、空灵和闲适的境界,描述了主人公“俯仰天地外,逍遥山水间”俊逸洒脱、豪迈旷达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

归馥图

  笔耕不辍,妙笔生花。赵永夫,一个被选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八零后青年画家,除天赋异禀,其功夫远在绘画外,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绘画是赵永夫的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他的艺术之路,其修远兮,任重道远,未来可期。

(作者系:甘肃省青联常委、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甘肃日报编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38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142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70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02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16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73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14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3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80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73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9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06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29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10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38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5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41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十一世纪旧体诗词风骚榜[https://www.jianshu.com/c/da968ae2d498] 上榜絮语...
    张成昱阅读 798评论 0 28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阅读强度:6.13 今日在读:国家相册 今日在听:史蒂夫·乔布斯传 书名:...
    淡淡的歌阅读 161评论 0 6
  • 中国画艺术是东方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往今来,它一直在向前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虽有时狂暴湍急,有时滞流平缓,...
    丹雅书院阅读 839评论 0 2
  • 六法论的定义是什么? 六法论 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
    崔金娥阅读 430评论 0 0
  • 绘画分析打卡第876天 绘画者背景资料:女,36岁,教师,已婚,两个孩子。 绘画内容介绍:树木画 绘画心理分析: ...
    90f570319f01阅读 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