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小的一介大学生,今日却着实接触了一番学校行政机构。有三层感想。
一、事前——效率低下
因为暑假的访学项目,涉及到一些文件的审核提交,今天,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这个问题—交文件。一为审批表,一为通知书,均需学院盖章后再交。
介绍完前因,就来看这个事件。
首先,负责人,两个老师,及早就在微信群通知下达了需交文件。看起来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却没那么简单。(不喜欢绕的可以跳过下一段)
原因很简单。本来是要交两个文件,而且两个文件都需要好几个单位盖章,但是我们自己需要盖的只有学院的章。结果一个老师开始说,请把这两个表填一下,后来又一直说,只交审批表。之后又有学生问起,是只盖一个章吗。老师只是回答,由我们统一盖章。之后就是一系列混乱。
其实只是因为传达的内容不清晰明确,结果就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使我感受到全天下行政单位,从古到今共有的弊病——很多人不善于传达指令,解决问题。譬如一个指令为鸡蛋,最后一层层传达下去却能变成雪球。
二、等待——再磨洋工
第二点,更是常见,也广为人们所诟病——工作时间散漫。上午,八点十几到达一位领导,也是老师的办公室门口来找他签字。因为之后还有别的事,以为没八点到,已经算迟了。还有两位学生,也在等待,一位比我来的早,另一位晚一些。等了一会儿,一位学生把他要交给老师的材料托我交付,走掉了。本来不欲答应,因为怕等不到人,结果那男生说,提前约好这个时间送来材料,是接下来老师开会要用的,所以老师一会就来了。我只好答应了。所幸并没等太久,八点半多,老师终于来了。类似的场景,记得高中也出现过。后来又找到了行政科研部,盖了章。
就在这个下午两点,因为又需要盖章,再次登临。等了五分钟,办公室没人来。询问旁边办公室的人,得到"就快来了"的答复。OS:就快是多快。由于还有别的事,等到两点十分,失望的走了。
三、找人——变更规矩
下午不是没盖成吗,下了课,一看才过五点,就又跑到办公室。这回人倒是都在。上午爽快给我盖章的女老师,还有一位男老师。
这回却没那么顺利。男老师一看我的文件,说要我去找W书记签个字再来盖章。我自然没办法,屁颠屁颠跑到W书记办公室,一看门是关的,再敲,没人应。旁边一位好心的男老师,问我找谁,还帮我查出了他的行程,原来开会去了,明天上午也不在学校。带着这个有点料到的答案,我再折回去找盖章的。男老师正在讲电话,女老师让我等待。就等。终于,女老师打断了男老师,把事一说。男老师,还在听电话,可能是觉得大概我的事情也无关紧要,可能觉得不必让我为了一个不必要的签字再跑一趟,终究把手一挥,那就直接盖吧。
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有点好笑,本来不是非要守这个规矩,不签不行么,结果只是为难了我一下,一看行不那么通,就又轻易放弃了。
所谓行政工作,很多时候并没有成文的铁打的规矩,每个人手里都有自己可以掌控的一个度。是网开一面 省去不必要的麻烦,还是死守着一板一眼的办事,都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但有的,发展着发展着,就变成了滥用职权。
总结,虽然小小大学,不足以成为社会缩影。今日一天,也受到很多人或多或少的帮助,但还是不禁感叹,良好制度和个人约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