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叫魂》—借微观叫魂事件之恐慌,说宏观政治机构之孱弱

最近出了长差,看书时间少,一周的时间跨度,实际有效阅读时间大概十几个小时。本书篇幅中等,译文顺畅,虽说是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不管从文字还是思想,阅读都没有障碍。但本书属于学术类研究,并非通俗读物,虽然口碑和销量都不错,我感觉是在学术圈的小范围的,或者说适合对历史有深度研究和兴趣的人。


书名是叫魂,但并非只说叫魂之事或者叫魂之事,而是通过叫魂这件事,还原那段历史,映射那段社会环境。1768年的中国在乾隆的统治下,得益于三代人的努力呈现盛世气派。在盛世的外表下,是人口和经济压力,叫魂事件就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所谓叫魂,通过剪刀剪掉被害人的发辫末梢或者衣角,在用这些物品通过妖术吸取被害人的灵魂,富裕一些无生命的纸片人物上,通过他们为术士获取利益。对于失去魂魄的被害人来说,很快就会生病而死。这个事件原本发源于富饶的江南,没有得到重视,最终往北发展到京畿区域,后又向西蔓延。最终在乾隆的指令下,这个事件无疾而终,就像当初戛然而生。


局限于某个年代,深入某个事件,还原社会环境,这个研究方式很容易让人想到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就我来看,两本书的学术味道都很浓重,直接导致门槛的提高。不同的是,黄的书古文太多,而孔的书太过枯燥,缺少趣味。这两本都是历史大家的传世巨著,但很难让大众接受。


在叫魂事件本身的内容上,采用层层推进侦探式的方法,还原这个事件从江南起源,到山东的发展,最后在北方的盛行,以及如何引起全国的恐慌。这是本书的第一个层面,是针对底层民众的恐慌。第二个层面是在事件处理中,士大夫阶层的谎报和无奈。随着时态的发展,乾隆皇帝逐渐关注,并把剪人发辫和反抗谋反联想起来(清初满人推行的剃发事件引起汉人的强烈抵抗),对官僚体系层层加码,这又导致冤假错案和民众恐慌。在事件的最后,大量的官员因为办案不不力被革职,对官僚体系的打击巨大。第三个层面是乾隆本人,因为他对官僚体系的仇恨和对叛党的惊恐,再加上自己的任性,更加放大了叫魂事件的影响。经历了种种冤案,最终也没有抓到空穴来风的所谓妖首,整个事件也无疾而终。第四个层面是社会情况,这种事无巨细的描述,公文奏折的引用,真实的同时也复刻了那个朝代的真实现状,仿佛我们自己也真实经历了一番。社会发展鼎盛在外,底层贫民生活困苦在内。


后半部分囫囵吞枣,只是感觉很枯燥无聊,整本书都没有太多阅读欲望。虽然我不喜欢,但是确实能感受到本书的专业和深度。对于历史圈子里的人,想必一定是爱不释手,对于我这样的小白来说,只是爱莫能“看”。本书的经典和地位,毋庸置疑,书先放着,过几年再翻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