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娇离婚了。
好多自媒体是这样起标题的:
为啥这样起标题呢?
因为在他们眼里,阿娇的老公赖弘国,是个彻头彻尾的渣男。
两人刚在一起时,就曾遭遇全网反对。
他们认为赖弘国“渣”的证据,大概有如下几个。
一是,赖弘国早在和阿娇相识前,就有过一段婚姻。
对方是位空姐,还有“华航林依晨”之称。
虽说赖弘国不是明星,但因为长得帅,在台湾省也颇有知名度。
和“华航林依晨”热恋时,两人没少上节目秀恩爱。
可两人结婚没几个月,就以离婚收场。
据说是赖弘国劈腿。
因为早在两人没离婚前,就有网友给“华航林依晨”留言,说赖弘国和自己玩过亲亲抱抱举高高。
可当时“华航林依晨”表示:我老公不是那样的人。
二是,早在阿娇还没公布和赖弘国恋情的前一个月,赖弘国曾和某长发美女出国遨游。
证据是一张合影。
三是,有网友扒出一位妹子在社交平台上发出的一张和赖弘国的合照,照片配文称:半年才见一次老公,毕竟他事业做很大。
后来该妹子出面澄清,称赖弘国是自己学长,称其为老公,只是在开玩笑。
四是,赖弘国的社交媒体上关注了许多身材火辣的性感网红。
当时就有网友喊话赖弘国,叫其不要做对不起阿娇的事。
靠着这四条扑朔迷离的证据,赖弘国就被钉上了渣男的耻辱柱,成了网友眼中:行走的纯情少女收割机。
似乎阿娇和这样的渣男在一起,不是要被骗财,就是要被骗色。
可事实是,赖弘国为了追阿娇,差点花光所有的钱。
赖弘国是个整容医师,收入并不低,每月都能有七十万以上的进账。
月七十万的收入,放到哪都算得上是中产了。
但他的这点收入,跟阿娇比起来,还是毛毛雨。
出道快二十年的阿娇,资产至少上亿。
她平常买名牌包包,根本不看价格,看中就买。
两人在美国办婚礼时,阿娇请了八十多个亲朋好友,赖弘国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只请了家里五个人。
因为赖弘国和阿娇在经济条件上的悬殊,好多人怀疑赖弘国是想骗钱。
但两人早在结婚前,就签了财产独立协议。
两人离婚,阿娇损失是零。
从赖弘国宣布分手的那条动态能看出来,他似乎还爱着阿娇,言语间都是在想念阿娇的好。
导致两人分手的真正原因,其实更多的是因为性格不合适。
阿娇骨子里,是很小女人的女生,她希望能从对方身上得到安全感。
两人当初结婚时,阿娇想让赖弘国全盘操持婚礼,但结果却是她自己忙前忙后在办。
赖弘国在宣布离婚的那条动态中也提到过,两人刚结婚没多久,阿娇就想和他离过一次婚,但因为他极力挽回,才又坚持了一年。
现在看来,当初阿娇刚结婚就想离婚,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发现两人性格不合适。
但婚后,两人还是经常吵架,阿娇甚至不得不去哄赖弘国。
所以,在这段关系中,顶多能说赖弘国不成熟。
可就是有网友爱给人扣帽子,在评论区里酸溜溜地暗讽赖弘国是渣男。
而且这几条评论,收获的赞还不少。
被扣上渣男帽子的赖弘国,遭受的谩骂还算能忍受的。
老戏骨何冰,遭受的谩骂,就不止是“扣帽子”那么简单了。
前段时间,何冰因为代言某站,做了一段极其慷慨激昂的演讲。
内容大概是说,新时代的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有机会周游世界。
目的其实是为了鼓励年轻人们,追求自己心中所爱,敢于去闯去拼。
但挺正能量的一个视频,不知道为啥就戳中了某些“网络暴民”的痛点。他们齐刷刷地攻占该视频的评论区,评论内容不堪入目。
有说何冰成了“走狗的”,有说他恶心的,有让他慢点浪的,甚至连何冰演过的“宋提辖”都成了被网暴的对象。
这些键盘党们骂何冰的点,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和何冰演讲里描述的生活,一点都不一样。
他们上班996,房贷车贷压得生活揭不开锅,别说周游世界了,连下楼买个菜都觉得费劲。
哪有啥选择生活的机会,别被生活抛弃就不错。
何冰有错吗?
我认为是有的,错在他没能真正理解如今的80后、90后。他和这批人之间有一条深不见底的代沟。
尽管有人说何冰念的演讲稿,也不一定是他自己写的。但至少表明,演讲稿上的内容,何冰是没有反对意见的。
现在的年轻人确实苦,本来就被飞涨的物价房价搞得生活抑郁,又碰上今年情况特殊,很多公司都在裁员。
何冰的演讲,就这样成了某些年轻人消极情绪的助暴剂。
但何冰没办法理解如今的年轻人,就像当初的30、40后理解不了50、60后一个样。
因为时代不同,所以他们没办法感同身受地理解为啥当时的年轻人,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要烫成波浪卷,穿着喇叭裤,拿着吉他唱摇滚。
但这种不理解,是可以被原谅的。毕竟“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
年轻,本来就是最大的资本。
可网络暴力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只要民意觉得你该死,你就必须得死。一些心理扭曲的人,在“法不责众”的心理漏洞和虚拟网络的掩盖下,随着潮流,肆无忌惮地攻击他人。
所以,曾经备受年轻人尊敬的“老戏骨”何冰,在一夜之间就成了众矢之的。
被批评不可怕,但裹挟着情绪的宣泄是可怕的。
因为,这些情绪的洪流将裹挟着年轻人的思想,让他们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就比如前段时间的罗志祥事件,我因为写了一篇文章,文章观点中有“罗志祥也没那么渣”的论点,就被不少网友痛骂,说“正向娱乐不正向。”
而这些评论的出发点,无不基于一个共同的论调:全网都在群嘲罗志祥,你凭啥为他洗白?
越来越多的人们,更乐意看到媒体们狠扒渣男,并夹挟着山呼海啸的情绪,施以最恶毒的咒语,以“热点事件”为遮羞布,将对生活对家庭对工作的不满,倾泻而出。
他们才是舆论场真正的主宰,网络成了一个情绪的痰盂,每个人都有权把自己的垃圾情绪啐进去,义正辞严。
许知远曾说:当代年轻人最喜欢情绪化的事物,但情绪,却最无助于他们的成长。
《乌合之众》中的一段话,如今读来,振聋发聩。
它说:
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生活的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