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宛如与生俱来的底色,为每个人的人生画卷铺就独特的基调。有人天生明亮开朗,如同暖阳般散发着耀眼光芒;也有人阴郁敏感,似在幽暗角落静谧绽放的夜来香。于我而言,自意识觉醒起,沉默便成了我最忠实的伙伴,观察 成了我的习惯。我常常默默观察那些性格外向、与我截然不同的人群,内心满是困惑与歆羡:“为何他们能那般受人喜爱?为何他们的言辞总能轻而易举地哄得他人开怀?而我,为何如此笨拙,难以驾驭这社交的舞台?”童年的我,在他人评价里,是个“心事重重、沉默寡言”的孩子。于我,这是不解;于父母,这是忧心。他们常质问我:“你就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活泼开朗些?”那时的我,在懵懂中开始自我怀疑,认定自己的性格是那般的不讨喜,于是踏上了一条模仿他人的漫漫长路。可天性内敛如我,仿效之路谈何容易。我只能在心底默默安慰自己:“或许,等长大了,就会变得不同。”
十八岁,于许多人而言是成年的礼赞;步入职场,是成长的加冕;成家立业,更是成熟稳重的勋章。可于我,成长的节奏似被按了慢放键,直到三十八岁那年,我才真正触摸到成长的真谛。我不再强求自己挤出那违心的笑容,不再为了迎合他人而伪装自己。我终于明白,性格并无高下之分,每一种底色都有其独特的韵味与瑕疵,没有完美无瑕,唯有真实可贵。我开始感激那个倔强的自己,在漫长的岁月里,未曾向外界的压力屈服,未曾被他人的期待磨平棱角。虽成长速度或显迟缓,但我珍视每一个阶段的自己。如今回首,每一个曾经的我,都在生命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成长,于我而言,是破茧成蝶的蜕变。它赋予我情绪调节的智慧,让我在生活的风浪中,能以平和之心面对起伏;它赐予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复杂的矛盾在我手中化为和谐的乐章;它还赠予我内心的宁静与从容,让我在纷扰的世界里,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安宁天地。诚然,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身体的代谢悄然放缓,体力与精力不复往昔,但我深知,这些皆可通过规律作息、均衡饮食与适度运动得以弥补。成长的代价,比起它带给我的身心自洽,不过是九牛一毛。
成长的旅程并非一帆风顺,它更像是一团错综复杂的乱麻,缠绕着我的内心。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日夜,我与自己对抗、挣扎,试图解开那些令人抓狂的死结。终于,在漫长的自我探寻与磨砺后,我找到了情绪的出口,突破了内心的束缚。如今,我得以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世俗定义的好与坏,不再轻易被他人左右,按照自己的标准定义生活的价值。
今日聆听张春的博客,有一句话深入我心:“留住狗命。”在那些至暗时刻,痛苦如同无边的黑暗将我吞噬,希望渺茫,绝望滋生。可即便如此,我仍要咬牙告诉自己:“留住狗命,无所畏惧。”因为只有活着,才有重燃希望的可能;只有挺过最艰难的时光,才能在回首往昔时,为自己的勇气与坚韧而鼓掌。成长,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是一次心灵的修行。在这趟旅程中,我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了与性格底色和解,学会了在风雨中坚定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