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估计是多数妈妈自以为上的育儿法宝吧?在这,我必须要承认,我也是其中之一。拿着“唠叨”这一习惯、顺口的工具,在育儿道路上不断挥舞,然而却是效率低下,破坏亲子关系。
自我反省下,觉察力不够,育儿育儿方式欠缺,总是感情用事,情绪不稳定,讲道理为上,孩子不听,就多次重复,慢慢地养成了唠叨的习惯了。
当青春期的女儿开始因为自我与我对抗的时候,我才慢慢地有意识地去看到自己的唠叨,去思考我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才开始调整自己的唠叨陋习。当然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的不容易,因为这是十几年的习惯那里有说改就改得了的。
无奈,内心渴望、追求和谐的亲子关系,期待亲子如朋友。于是不断学习,成长自己,从改变自己开始。
唠叨,就是就是一种变相的批评,还带有消极、攻击的意味。唠叨能让我暂时逃避烦人的局面,毕竟喋喋不休总比真的让孩子打扫房间容易得多。但唠叨就像那永不停转的摩天轮,让乘客感到头晕厌烦。
因此,我首先让自己练习闭嘴功。
其2,学习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尝试表达自己的感受,说说出我的需求,请求对方配合自己。
其三,在表达的过程中多才用“我”信息。以“我”开场的话语,让对方比较能接受。
人们说最好的学习是发生在行动之后。学习之后大量的练习,有意识、有目标的练习才能够转化为内外一致的行动。否则就被认为很假。
当然,通过学习还是发现了很多不用唠叨就可见效的好方法。只是所有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日积夜累,水滴石穿。有意识地走在改变的路上,成长的路上变得丰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