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朋友,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选择题。
在孩子日常家庭教育中,您属于哪种类型的家长了?
A有责任心、懂教育“智慧性”教育的家长。
B没责任心也不懂教育的“放羊式”教育家长。
C非常有责任心但不懂教育的家长。
现在就公布答案吧。
如果您是A类型的家长,您一定有一个优秀杰出的孩子。
如果您是B类型的家长,虽然不能给孩子科学的教育和帮助,但也不会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因此,在这种放养式下成长的孩子,可能有一半的人反而会成才。
如果您是C类型的家长,将是最糟糕最可悲的父母。这类型的家长,责任心超强却不懂教育,控制孩子心理强烈,很喜欢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事无巨细的为孩子做好任何安排,根本就不管孩子的成长规律,摧残着孩子弱小心灵,反而把孩子变成了问题娃儿。这类父母在当今社会占比大、为数也众多。
大家是不是听了这分析,特别是BC类型的家长,心里面开始着急了?我该怎么办?我要做什么?无数的问号在脑子里涌出来。
接下来,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将会为您解开心中谜团,指导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究竟该怎样去行动,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作者贾容韬老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全国实力派家庭教育专家,全国资深戒除网瘾专家。
该书讲述了贾老师在面对教育出现问题的儿子时,痛定思痛,作出离职陪读决定。他首先从自身去改变,陪读期间不断在书本上学习提升自己,看了上千本书,做了80多万字的教育笔记,不仅用智慧让年级倒数第一名,还差点被学校开除的儿子,最后考上全国重点大学,而自己也在蜕变过程中,从之前的一名草根父亲,到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家教专家。
本书中的所有案例,全部来源于贾老师自己孩子和帮助上千个问题家庭的亲身经历。
书中贾老师自己摸索的教育方法简单明了实用,很贴近每个家长朋友们的阅读需要。
该书2013年出版,期间进行了23次印刷,历经数年后仍旧是优秀家庭教育书籍中的典范,并得到了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岳晓东的强力推荐。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共七章58节327页21万字,现在就给大家归纳为三个重点进行分享。
一、要教出好孩子,首先需要改变自己。
杭州6岁女孩十几个兴趣班日程表曝光后,女孩在接受采访时说,不喜欢妈妈在家,原因是,自己可以多玩一会儿。孩子的话戳中妈妈内心,顿然泪如雨下,作为全职母亲的自己,每天24小时围着女儿转,到最后换来的却是女儿的不理解和疏远。
近日,武汉地铁站10几岁女儿因母亲带着她上错车,在公共场合当场发飙,对着自己的母亲又骂又踹。在网友指责女儿太过分时,母亲却在替她开脱。谁之过?
前几日,江苏一家长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的视频引起轰动,网上说压跨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老师家长孰是孰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对985、211毕业的家长,以为自己是学霸,负负为正,孩子学习也不会太差,所以并不太在意学习这事儿,让孩子一路傻玩,一个字不识,一个数不会算。当现实给他们当头一击时,才意识到自己误解了“快乐教育”教育理论,看着别人家孩子的优秀,家长的内心几乎崩溃,发出了如果有下次教育孩子的机会,一定不会再放养的感慨。
大家有没有发现,以上的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家长出问题了,才会有目前的问题孩子。
家长很着急的去纠孩子的错,殊不知最应该改变的是作为家长的自己。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的作者开篇就在第一章节直接切入全书的核心主题,提出:父母需要率先改变自己。
家长和孩子都是第一次扮演这角色时,毫无什么经验可言。
因此,家长孩子在这世上有失误、出问题就再正常不过了。
唯一有区别的是,多数家长对待谁出的问题,给了双重标准。
如果是自己的问题,或许就一笑而过;但如果是孩子犯错 ,那就得有错必究、给孩子上纲上线了。
父母面对问题的孩子,到底该怎么做了?自己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去改变,如何去打破现有错误的育儿经了?
在书中,作者给出了以下答案。
首先,孩子犯错,反而是父母实施家庭教育的最好时机。
作者的儿子曾经在考试中作弊,他知道后立马赶往学校与老师深入沟通。临走时,只是和儿子一起吃饭,买日常用品,对于考试的事至始至终只字未提。要放在以前,发生这样的事情,不是打就是骂。儿子感受到了作者的变化,觉得再不刻苦努力学习,就对不起父亲了。儿子内心的这种变化,转化为行动,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名次不断提升,最终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这就是作者抓住了孩子犯错后最好的时机,获得的最好的效果。
如果是我们,遇到这样的事,会是什么反应了?
多数家长通常是暴跳如雷、喋喋不休,甚至更为火暴的行为是狠狠的体罚孩子,仿佛是世界末日来临。
作者认为:世界上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只有不会处理的家长。如果处理得法,反而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应该先控制好情绪,再去处理面临的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帮助孩子找到原因协助改进。
其次,和孩子建立共同的语言、话题和爱好,孩子就是朋友。 常听到家长说,现在孩子的玩法五花八门,从线上到线下;和家长说话,随时脱口而出的就是网络语言,家长想多一些了解,多问几句,孩子就不耐烦地说你们OUT了,说了也不懂。顿时感觉孩子和我们就不在同一个星球上。
书中讲述到,作者为了更好地构建亲子关系,主动地教孩子打乒乓,主动去培养自己热爱足球的兴趣。从之前的父子间三言两语,到后来儿子对作者态度的改变,不仅让儿子刮目相看,而且父子间从“敌人”变成了朋友。
作者认为:爱孩子就是要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用孩子的兴趣去爱好。
家长若能用平等的姿态去对待孩子,你们就是朋友。
最后分享的是:家长和学校要建立良好沟通。 前面提到的“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那位家长,我们估且不去谈论做法是否妥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父母才是家庭教育里最该用心的人。
大家可以扪心自问:孩子读多少年级多少班?孩子的班主任是谁?孩子的家长会参加了几次?最近一次和老师沟通是在什么时候?如果孩子成绩考差了,除了责怪孩子还会做什么?
作者谈到,家长和学校需要建立良好沟通,要尊重老师、要赏识肯定老师、要虚心向老师学习、要和老师探究教育。
呼吁家长朋友,积极投入家教实践,并尽可能和老师多接触吧。
二、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作者说,家教误区的本质就是:用错误的方式,试图达到一个正确的目的。
1、如果孩子犯错,家长采取惩罚,往往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大家可以想想,曾经你都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去责罚孩子?责罚的初衷是帮助孩子改正,结果犯错次数是不是越来越多?
这就值得父母反思了。孩子却认为,反正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为这次错误也买单了,反而有了解脱的感觉。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诺特博士说“惩罚并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行为者在犯错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藏以及更有技巧而不被发现。小孩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下次要更小心,而不是更诚实、更负责”。
2、鼓励胜过奖励 滥用物资奖励,只能让孩子变得浮躁和虚荣。这种奖励形式,在绝大多数家庭存在,是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
作者谈到,物资奖励非但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还带来了如下的负面影响。
第一、物资奖励给孩子的是消极心理暗示。孩子表现好了,才奖励,言下之意,你现在表现得并不好。
第二、物资奖励助长了孩子的功利心。家长把奖励当诱饵,条件是需要孩子达到既定的要求。其实是在培养孩子患得患失、虚荣浮躁的功利心。让孩子认为,没有奖励就没有动力。
第三、物资奖励让孩子把学习和奖励对立起来。为了得到奖励,孩子会很努力。但一旦达到,父母又不断加码,为了再次得到,反而让孩子心事重重,希望得到,但却总不能达到,导致最后孩子变成厌学和憎恨。 一个心智健康的孩子,会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奖励而不是物质奖励。
3、赞赏孩子的学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内心最本质的愿望是希望得到赞赏”。 赞赏是家庭教育里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
如果说,家长朋友不会使用赞赏,你一定会反驳,说好话谁不会了。 如果你说的好话,夸大其词,反而会对孩子造成隐性伤害。
书中提到,赞赏是有原则的。
第一,要赞赏孩子的努力和态度,不要赞赏孩子的品德和人格。
第二,多用描述性赞赏、少用评论性语言。评论性赞赏空洞、描述性赞美具体。
第三,赞赏应具备三个要素,有内容、有感受、有评价。(描述你所看见的、表达你的感受、把值得赞赏的行为浓缩成一个词)
三、家庭教育需要智慧
首先,培养优秀孩子的秘密是什么?
书中写到,培养优秀孩子的秘密-“吸引力法则”,法则内容就是:你关注什么,关心什么,就能把什么吸引到你的周围;你在乎什么、聚焦什么,就最有可能得到什么。
建议家长朋友们可以想想,你心目中优秀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不是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优秀,那么在教育孩子时,就不会倾其全部精力,就不会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有排除万难的决心。
在乎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这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家长把孩子教育视为头等大事、有坚定孩子定能成才的信心,家长的人生愿景也一定能达到。
其次,什么是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就是讲道理。 最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说教。
如果家长朋友还想用谆谆教导、苦口婆心试图去影响和改变孩子,可能真的有些过时了。
书中说,黄金法则的核心是:当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被父母影响、家庭教育成功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并提到了两点建议:第一,表现出对孩子学习的淡然、超然。第二,对孩子玩游戏,不仅不表现出反感,还要表现出兴趣,甚至鼓励。
总之,不干涉、不限制。 培养孩子就是斗智斗勇的过程,一点儿也不为过。
如果要想给孩子一杯水,家长就需要一桶水。
孩子在成长,家长也需要增长智慧、提高德行。
最后,家庭教育需要远离功利。
就如前面讲到的杭州6岁女孩一事,因为望女成凤,“直升机“母亲,象直升机一样一直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地监视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稍有异常,立马降落。可当这过度养育未达到家长预期效果时,家长心态直接崩溃。
在多数家长的意识中,不留余力地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创造成才条件,孩子就应该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孩子成绩好理所当然,成绩好就是优秀,才有资格获得父母的爱。
这种付出需要有回报就是典型的功利思想。
书中提到:大多数父母胸中也有一些爱,但只有一条爱的小溪,泉眼太小,水量不够。他们流给孩子一部分就很在意,很容易计较,这是很多父母培养孩子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真正拥有父母充盈、纯粹的爱,孩子才能轻而易举步入成功的殿堂。
好了,《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以上内容,我们讲到了三点:
第一,要教出好孩子,首先需要改变自己。父母是孩子的复印件,父母以身作则、父母的一言一行将会终身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第二、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家长需要自身修炼好内功、破除传统的教育方式,源源不断地给到孩子知识、耐心和爱。
第三、家庭教育需要智慧,家庭教育需要父母用无条件的爱去浇灌和培养孩子。
各位家长朋友,孩子的家庭教育、父母需要终身学习。
只有当父母的率先改变了,孩子才会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