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出阵雨的雨性?
单从听觉来说,就在一定量的时间内,来时猛烈,如大雨,去时飘忽,如小雨。一般很少在春季发生,但在昨天早上,气象信息明确告诉我,它已经来了,且一天里阴云不会走散。
人有时就是一只羊。小时候,我放过羊,了解羊在黄昏的野外,也在大雨天里怕鬼,会“麦、麦、麦”叫个不停。但我家这只“羊”,别说老天落阵雨,下大雨都不怕,她白天照样去逛街、晚上到体育中心走路锻炼。为满足她周六野外行走的愿望,我决心到兰北马涧穆澄源和五星村一试风雨,看她最终能否坚持下来。
在石渠吃完中饭后,我们首先来到古村落穆澄源。
左肩背斧头,右手拿柴刀。这是我吗?如果我没有考上大学,保准就是这个模样。他与我一般年纪,但看上去比我年轻、比我更壮实。
文友他们,自然有他们关注的东西。我抛开溪水奔流的诱惑,专门打探春天里山村里的潮声。
麻雀,这几个机灵鬼,竟然不怕我这个陌生人前来,在老街上欢快地跳着、跳着,一个劲儿在觅食。而那只燕子,在老街的上空,在我的视野里飞翔着,且“摘、摘、摘”一直鸣叫着,好像有什么冤情要向大家诉求。你放心吧,燕子,我可不是小时候的旧模样,拿一根长长的竹竿,把你刚垒就的泥草窝捅了,也摘走了你一年的希望。
倒是本地山民存心把木屋“捅”了,在原址上改建了一座座洋楼。别说你惆怅,不知在哪儿重建新窝,连我都找不到北了,似乎觉得来错了地方。右路不通,一座高架的竹木桥挡住了前行的路,因不知深浅,更考虑安全,我们只好退步,辗转左行,又在最南面新建的洋楼前,原地踏步,打碎了一探到底、上山偷挖毛竹笋的梦想。
全村上下,里里外外,都在大建设。短短几年,竟然找不到像样的老宅,更别说乡愁了。
也许黄大仙早就显灵了,起码被山民的诚恳所感动。穆澄源,木陈源,以前被人作为山村封闭、落后,山民保守、笨拙的代名词,而今,村民可是大发了。2005年,在义乌市承接来料加工业务时,曾陪石渠片片长陈金品一一走访穆澄源村民。据当时不完全统计,该村在义乌菜市场摆摊起步,慢慢积累财富,几经风雨,华丽转身后,开快餐店、办餐馆的,足足有五十余户。
这就验证了一个真理,穷人的该子早当家。可刚当家的后生,吸收新思想、紧跟新生活潮流的年轻人,把老屋甚至把百年祖屋都一并端了。他们可是为了生活更美好啊,谁像我这个书呆子还“木陈源”一个,顽固不化!
幸好有九头兰正开着花,有新挖的黄精可以观赏,还有红高粱在蒸煮,不时飘来阵阵白酒的清香,不然,牛皮哄哄的我,如毛毛细雨一样,把文友的心都淋湿了。
我内心可不服输,决心带他们到五星村去碰碰运气,找回头脑中那本色、美好的记忆。
原路返回,到达源(园)口,我的心又凉了半截,来自五星、另一条山垅的水竟然是浑的。难道这个古村落也在三改一拆,大拆大建吗?(未完待续)
陈水河整理于2018.4.15早上
注:图片不好,但都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