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经历?想做一件事,这件事会让你想很久,你想的时间比你做的时间更久。
曾经,那个年少的我,会因为这个周末要不要回家纠结好几个小时。
曾经,那个年少的我,会因为今天要不要去逛街而纠结好几个小时。
曾经,那个年少的我,会因为明天跑步要不要跑十圈纠结几个小时。
那个年少的我,经常做这种蠢事,经常犯纠结症,这是大脑与身体不同步的表现,也可以说我陷入情绪里无法自拔。
情绪是什么?情绪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的影响。小孩子为什么容易哭闹,就是因为孩子大脑功能发育不完善,无法很好地调节大脑中产生的激素和神经递质。
而当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也仍然会产生一些情绪,这其实是一种惯化,这是一种基于经验进行适应的方式,当我已经长期适应这种思考方式,就很难做出改变。
这时,如果我们想做出改变,我们就要对大脑的神经递质进行外部刺激,而且要刺激得足够久,直到发生新的惯化模式,这其实有点像我们说的“洗脑”。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促使我们发生改变呢?
一是环境的变化。人生活在环境中,环境的改变对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果把你放在一个尖子生班,你就会受到整个班级同学的影响,也会好好读书,成绩不至于太差;如果把你放在一个差生班,你也会受到整个班级同学的影响,不好好读书,成绩肯定不会太好。
二是发生刻苦铭心的教训。当我们以原来的惯化模式做事,却发生了刻苦铭心的惨痛教训,你就会促使自己改变原来的惯化模式。
三是加入社群,接受“洗脑”。当然,这里说的社群不是传销组织,一定要是充满正能量的社群,一个好的社群就像一个细胞,每个人就像细胞里的神经元,相互连接相互作用,接受来自轴突(群主)的神经递质会是充满正能量的。
当我们发生改变,时间又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必须足够久才能让我们改变原来的惯化模式,也许几个月,也许一年,也许好几年。
如果你只是光会想,不会做,当你想改变这种状态时,你需要改变你的惯化模式,你生活的环境也许不会改变,你也许并没有发生什么刻苦铭心的教训,那你可以先从自己的朋友圈开始改变,认识一些行动力很强的人,以他们为榜样,不断促使自己做出改变。
如果以上的情况都不会发生在你身上,而你还是一个只会想,不会做的人,那么试试强行重启,认定一个目标(不要贪心,一个就够了),别想那么多,去做就对了,当你做得足够久,也会产生一种新的惯化模式的。当然,这样做会让你的情绪产生很强的排斥反应,只要你能挺过来,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战胜了你的情绪。
别想那么多,去做就对了,现在的我已经不是那个年少的我了,每当情绪快来的时候,我能很快的感知它,并且不让它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