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踏青赏花的好季节,可是却有这样一群人选择这样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上海三联书店。这个书店并不在繁华地大都市上海,而坐落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古都西安。这是上海三联书店在西安的唯一一家,也是第一家分店。
时间定格在2019年3月23日下午,由慢生活俱乐部西安部落、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城市影像馆联合举办地读书会。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聆听内心的呐喊”活动选用了鲁迅先生所著的小说集《呐喊》。
说到鲁迅先生,几乎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读过他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孔乙己》……在我们的脑海里有太多太多鲁迅先生的身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都是读着鲁迅先生的文章长大的。而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深深影响了好几代人。有时候我在想,什么是名著?我觉得名著就是不管你什么时候读,它都会给你带来不一样地启发,收获。而鲁迅先生的文章就是这样。
今天我们所选的文章是鲁迅先生《呐喊》中的一篇小说《药》,为了使这次的读书会做得更有新意。我们主持人帅哥也是做了一番功课。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开始了今天的读书分享。首先由主持人对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呐喊》这本书做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便是有趣的角色扮演。每个人在剧本中都有一个角色,而主持人这样安排的意思希望能使大家更快地进入书中。扮演小栓的我是谁,扮演康大叔的黎明,扮演旁白的杨洁……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角色演得惟妙惟肖。仿佛自己就在那里。
动情的角色扮演之后,开始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关键词或主题。每个小组成员以文章为基础,结合关键词,开始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结束之后会有一个观点输出……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到了最后的观点输出环节,此次讨论分三组,第一组的关键词是亲情,第二组是人血馒头,第三组是‘我不是药神’每一个人都围绕自己小组的关键词开始了发言。其中像戴姐围绕亲情讲出了华老栓两口子为了小栓的病所做的一切,同时也提出了疾病对一个家庭的压力;我们的摄影师也积极参与,用很犀利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血馒头”的理解;而胡子串用电影《我不是药神》讲述了那个年代的愚昧无知和现实的残酷。最后由主持做最后总结,其实,从亲情到人血馒头,再到‘我不是药神’,这刚好是一个层层递进地关系。从鲁迅的《药》到徐峥的《我不是药神》,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好的时代,如今许多抗癌药都纳入了医保。我们面对疾病的可控性现在越来越乐观。
读书会在最后的荐书和合影留念中到了尾声,而我们其中的几个小伙伴相约做起了手冲咖啡。美好的时光也在这一刻得到了发散!!
主办单位:慢生活俱乐部西安部落
协办单位: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
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城市影像馆
场地提供:上海三联书店西安分店
文/小孩 图/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