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止拐卖 必先不买
《雍正王朝》里,四爷和十三爷去治理黄河水患的时候,遇到李卫和高福还有翠儿三人,当时翠儿的父亲去世,因为没钱,所以连个棺材都买不起。为了安葬父亲,翠儿便觉得卖身葬父。最后有人贩子经过,给了翠儿2个铜板买棺材,然后就牵着翠儿走了。放眼望去,人贩子拿绳子拴住了十多个女孩,都是他献给当时贪官的。2个铜板,就可以买一个黄花大闺女,然后贿赂给当时的盐道大人,真可气!这算是历史中拐卖妇女的一个缩影。
古时候拐卖儿童的不胜枚举,在清朝的一本《清碑类钞》里有这样一段记载,意思大概就是,在苏州的街头出现了一个杂耍艺人,他带着自己的一头熊到处乞讨,说来也是奇怪,这头熊虽然是动物的样子,可却会拿着毛笔在纸上面写诗,引来路人的好奇围观。有一天,这头熊趁着杂耍艺人不在身边时,却写下了一句“我本是人,快救命”的话,这时大家明白事情赶紧报官。还有在清朝乾隆时期的长沙,便有人贩子将孩子扮作一头狗,其实也是利用上述类似的方法将狗皮粘在了身上,他们大多活不过一两年,就被人贩子活活折磨死了。
我小时候的时光,最怕妈妈的吓唬。妈妈总是说‘你要是不听话,不干活’,改天等卖孩子的来了,给你卖了,卖的远远的,让你以后都回不来。每当说这个,我都会很乖很听话,不敢调皮捣蛋。
时至今日,家里小舅的女儿,我4周的小妹妹盼盼,在调皮之际,大人们也常常用卖孩子的来吓唬她,效果同样很好。
那么,为什么“卖孩子”的说法对儿童的约束这么大呢?其实孩子们更惧怕被拐卖走的生活,不给吃喝,无情打骂,有的还将孩子人为操作打残疾,然后以此让儿童去要钱要饭,形成一个产业链。也有的将孩子拐卖走之后,转手买卖给那些家里无后的人家。有一些人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生育,而现实生活中又无法收养孩子,于是便通过四处打听,寻找那些可以买卖的孩子源,与卖家协商,男孩女孩价钱还不一样,约定后交易。如此,被拐卖的孩子流入买方家里,成为买家的子女。
当然了,如果是真的到了买方家里,不打骂孩子,其实这个孩子不算太受罪。过分的是,有的人买了孩子,过了一段时间觉得不满意要退换孩子,如此以来,孩子遭罪可就多了。所以说,被拐卖的孩子,鲜有生活的美满开心的。想必之下,肯定是原生家庭长大成人比较好。
除了拐卖儿童,妇女也成了人贩子的产品。人贩子从一些位置偏僻,经济落后的地方诱骗拐卖一些妇女,买卖给很多地的农村老光棍,几万快钱就可以,名曰【买媳妇儿】!相信大家身边都有类似的案例,村里边或许有不是当地口音的,或者说话口音是云贵川等地的,那这户人家的媳妇百分之百是买来的。如果该妇女被卖给老实巴交人品好的人算运气好,若是买方脾气不好人品差,轻则挨骂,重则挨打,甚至有的被拐卖的妇女被买卖了很多次。常人可能都难以想象,被拐卖的妇女遭受的痛苦,是多么的严重。在人性里面,有的人对于被拐卖的妇女可能不是拿人对待的,也有可能沦为卖淫的工具。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拐卖妇女儿童这么恶劣,为啥屡禁不止呢?究其根本,还不是这拐卖有利可图?一个儿童几万块,一个妇女也有好几万块,并且这是没有成本的买卖,正是因为有需求有市场,所以人口拐卖的事情,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
正是人们有需求,有需要,所以给那些人贩子制造了可趁之机,这些坏人想着从中获利。所以,不管律法何如,我们自身一定要保持善良,首先不买,如果人人都不买妇女和儿童,没了市场,人贩子也就没有心气去拐卖了。
想要制止拐卖,首先不叫人买,这才是源头,也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