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放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说三个故事,故事的亲历者是某A。

曾经有一个人,觉得全世界都要加害于他。那是极度的不安全感导致的,事出有因,只是被他放大了一万倍。

某A基于同情的立场不断安慰,希望解除他的忧虑。然后,被对方怀疑也是暗地里要加害他的一员。

整整两个月,某A陷入这种怪圈:一面是气愤,一面忍不住同情,每天心神不宁。

后来A就放弃了:这并非我的职责范围,跟我有什么关系?不管不顾之后,对方反倒不再苛责,从此,天高云淡。

在这里,A放下的不只是事情本身,也放下了自己想“做好人”的伪善。


又有那么一个人,觉得全世界都要索取于他。那是极度的被消耗导致的,事出有因,只是让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对喜欢不喜欢的人,所作所为都常让旁人咋舌。连被他拖欠的人,他都能理直气壮地说“只知道索取,不会继续付出吗?”

很长的时间,某A陷入这种怪圈:一面是不能忍,一面觉得不容易,纠结郁闷。

后来A选择远离:一次次沟通问题所在,可曾见到一点改变吗?你无法叫醒一个内心匮乏的人,放下期待之后,山高水长。

在这里,A放下的不只是徒劳的期待,也放下了“做审判者”的虚荣。


还有那么一种人,人来人往没有一个看得顺眼。封闭自己拒绝沟通,只是一味地用气哼哼的举动表达不满。

某A喜欢和谐的氛围,少不得周旋其中,希望一方能理解,另一方能改进。小心翼翼的样子连他自己都诧异,却让“看不惯者”对越来越多的人事物看不惯。

后来A想通了:“但凡不符合自己标准,我便不满”这一点本身,更需要改变。他意识到自己再没有心力去协调,抽身而退之后,心下海阔天空。

在这里,A放下的不只是多管的闲事,也放下了对“一团和气”的执念。


真正的放下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是心中对某些人事物,完全不再有怨、恨、怒、恼、烦,彻底解脱了自己。

是认识到世界多样,人生而不同,自己远非真理和标准,愈发理智而宽容。

是放下了让自己痛苦的那无数个执念,放下想要扮演光环角色的自以为是。


真正的放下,并非叫人封闭不作为,能够放下的人,恰恰是打开的。

他带着最初的善意:希望人们快乐的初心,让他无愧每一段开始。

他一度尽心尽力:用热情感染过,用行动影响过,用沟通劝导过。

他保有最终的诚意:希望各自安好的发心,让他无悔每一个结束。


做到这一点:不管在什么景况下,不管身处何种人群中,都能守护住那份善良和洒脱。

这样,无论多久,对同行过的人,我们都能坦然地问候一声:嘿,朋友,你好吗?


(文:原创;图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