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更因为突然身体不适,又接近凌晨了,就暂停了一下,今天争取完成全文。
我之所以对这件事印象深刻,一是因为第一次做,还有就是当时父母的态度,我记得当时爸爸说:不错,能做就很好,学学就会了。妈妈好像也很平静地给我说了说下次应该怎么做,注意什么等等。
后来我再做的时候,就一次比一次好了。因为我一上来就挑战了较高难度的,所以之后对于做饭件事,基本就越来越驾轻就熟了。
到现在,我也比较喜欢做饭,尤其是做给家人朋友吃,我还愿意尝试很多新的美食,看他们吃得开心,我也是很有幸福感。
我在做饭这件事上的自信,就完全是因为满足了以上三个条件:经验、肯定、次数。
但在另外一个方面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那就是与人交往和相处。
我个性里有比较沉静的部分,但我自己知道,更有桀骜不驯的因子存在。但是因为母亲从小不敢放手,就连寒暑假都把我和妹妹拦在家里,不让出门找其他人玩,我记得都十几岁了,那时候家里还是有院子的,母亲出门就把大门锁上,我和妹妹就在院子里玩,有时有同学在大门外,我们可以从门缝里简单聊几句,更多时候就只有我们两个,毕竟极少有人愿意隔着一扇门跟别人聊天,更无法玩耍。
后来住了楼房,虽然我们也大了,但每次出门仍然要仔细报备:去哪?跟谁?干嘛?啥时候回?一旦说不清楚,就不能出门;出去了,回来交代不清楚或者回晚了,肯定是一顿训斥!我说的这个出门都是白天哈,晚上是无论如何不可以的!
现在想想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甚至荒谬,但当时可能是习惯了,觉得那样就是对的,父母的做法就是对的。
直到现在,我仍然很宅,不是必要,基本不出门。但为数不多的几次外出旅游,带给我的那种自由畅快也让我非常难忘,可是只要回到家里,就又不出门了!只在心里想象:自由自在的游走在大自然中。
这种性格的养成,与小时候成长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凡事都有利有弊,因为这样的成长经历,我不善于与人相处,自然就没有识人之智,看人的眼光一向很差,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当初队友选得不错,除此之外,交友就全凭运气,而运气是不可控的,所以结果就……
好的一面是我非常有自知之明,我认为这也是自卑的另一面,因为长久的自我相处,学会了凡事向内归因,很善于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的短板所在,与人交往,能做到态度一致,既不会趋炎附势,也不会盛气凌人。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我还是希望自己都能做到。
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