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稍稍平息,蜗居太久的西安人,急急忙忙赶着春天的尾巴,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走近昆明池,走近阿房宫,走近诗经里,去感受时光岁月的更迭变换,自然风光的美轮美奂。
周末阳光灿烂,时光静好,开着车逛到西咸新区的诗经里,本以为疫情影响,人应当相当少的,却没想到,人潮涌动,诗经里的入口处已经是人挤人的程度,停车场已满,马路边的汽车都停了十几里地那么远,根本找不到空位。最近总听说疫情过后出现的所谓“报复性消费”,这难道就包含“报复性旅游”?
西安这座古城,除了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古城墙,兵马俑,骊山华清池,大雁塔等等这些古迹之外,西安人仍不遗余力地开发新的人文景观,传授着古人的智慧和文明。诗经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个为我们讲述《诗经》文化的地方,一个为我们讲述古长安的地方。
1、秦风·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亡!
近几年“终南山隐士”很火,很多人厌倦了都市的浮华,跑去终南山学起了道人,然而真正抗住修道的无敌寂寞的人几乎是寥寥无几,“归隐”几天的都市人没几天又屁颠屁颠地回到了城市。
诗经的这首《终南》所描写的风土就是长安郊外的终南山之景。这首诗的大意为,终南上有山楸林立,有杏梅绽放,有杞柳轻拂,也有漂亮甘棠,锦衣狐裘、佩玉铿锵的君王到此,神采奕奕,气宇不凡的模样,祝愿君王福寿绵长。
自古以来,这首诗是对君王的赞美还是劝诫,赞美派和算街派各持己见,至今还没有定论。
赞美派抓住的重点是在上下两段的最后一句,“颜如渥丹,其君也哉”,是对于君王红光满面,气宇非凡的王侯之相的称道;“佩玉将将,寿考不亡”,是对君王福寿绵长的祝愿。上下的这两句似乎很清晰的点明了对君王功德的肯定和赞美。
劝诫派则抓住了诗中对君王衣着打扮的描写,“锦衣狐裘”、“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君王在宫殿里的衣着奢华一些也就罢了,但是到了以朴实的佛文化和道文化发祥地的终南山上,这一描写中的形象就有种商纣王的不顾民生死活,只顾自己享乐的意味了。
以我愚钝的想法看来,作者以终南为题赋诗,祈福君王身体康健,寿比南山,应是一片赤诚,出自真心实意。作者甚至提出希望君王“不亡”的永生之意,也就是说这位君王真的是造福百姓的杰出君主,所以才有了民间期望他得以永生的呼声。有研究说这首诗中的君王是秦襄王,那么他的政绩也确实证明了他是值得百姓爱戴的君王,虽然秦襄王在位时间不长就殒命可,但他杰出的政绩不容忽视。因此我仍更偏向于赞美派。
2、秦风·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渭阳,渭水之阳,所谓“八水绕长安”的“八水”,其中就包含可渭水,渭水也就是现在的渭河,属于黄河的一大支流,也是黄河文化的发源地。诗经的这首《渭阳》中所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渭水河畔。
自古至今,表现对父母的思念之情的篇章多数都是叙写一段共同经历的往事来表现追思,而这首诗以甥舅之情来追思故母,别是一番韵味。
后世都从诗经的这首《渭阳》提炼出来“渭阳”一词代指甥舅情深。似乎把母子之情淡化到了极点。
诗的上段描写秦康公送舅舅重耳回晋国,一路送至渭水之阳,不得不分离时赠予舅舅礼物的场景。上段纯粹描写送舅舅归国,依依不舍,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能送重耳归国本是一件开心的事,因为这是秦康公的母亲生前的心愿。母亲的愿望达成,但是“悠悠我思”,念及亡母,母亲却再也看不到了,此时秦康公的内心是多么希望自己的母亲尚在啊。
娘舅娘舅,母亲不在了舅氏就像是母亲一样的存在,割舍不断的母子情,只有在舅舅身上才能得以重温。这就是秦康公对舅舅的依依惜别之情的根本所在。实际上。这首诗应该是,甥舅之情在次,母子之情在先。怀念亡母的哀痛心情难以抑制,表现为对舅氏的留恋不舍。
渭水一别,是开始也是结束,舅氏重耳归晋国继承王位,是个美好的开始,但是甥舅一别从此就是结束,舅氏是母亲的血脉亲人,从此再无相见之日,舅氏的归去,仿佛是秦康公对母亲的追思和怀念失去了依托,不禁感到戚戚然。
3、秦风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说到诗经中的秦风,最有名的莫过于这首《蒹葭》了,《蒹葭》入选高中语文课本,成为众多学子的诗经启蒙篇。记得最初学这首《蒹葭》时,并不知道这首诗是讥讽秦襄公的招才纳士而不得,在一个情窦初开的高中生心里,这首诗纯粹就是一首表达对爱情痴心执着的情诗。
秋寒季节,白露霜染了河里茂密的芦苇,这一路艰难险阻,我从不畏惧,只为见到我朝思暮想的人儿,可你究竟是在水中的小洲,还是在对岸的河边?
整首诗分为五段,每一段都在追寻,却都是寻而不得,这虚无缥缈的爱情,像极了爱上一个无法在一起的人似的,诗的语气听来好像很平淡,实际赋诗之人的内心是崩溃的,是痛苦的。
诗经国风中,秦风共计十篇,出这三首外还有无衣,车邻,晨风等,均为古时秦地民间的人所作。古时的秦地也就是现在的陕西一脉,而古城长安作为千年古都,其文化底蕴自不必言说。我虽不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但作为一个陕西人,我不羡慕一线城市北上广的高速发展,我只为大西安缓慢积累起来的文化思想而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