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报告”,却暗藏着如此与人交流的智慧

     a君今天去南校区补办学生证。学生证明需要班主任的签名,听闻老班在xxxx教室上课。a君同基友吃了顿饭后便风尘仆仆的冲向xxxx教室。

        a君来到xxxx教室门口的时候,班导正在忙着讲课。a君单刀直入,敲了三下门。只听得“咚咚咚”三声。班导讲课的声音便被打乱了。

        a君连声报告都没打,就闯进教室。不顾一教室学生诧异的眼神,直接开门见山道:“班导,我需要补办学生证,您帮我填个签名。”

        班导顿时有些恼火,直接拒绝了a君,并把a君赶出了教室。

       “xxx,你怎么趁老师上课的时候闯进教室,你可真会挑时候,老师现在忙着讲课,现在先出去,一会下课了你再来。”听得出来,a君的唐突出现,打乱了班导的思绪,班导的话中明显藏着一股子怒气。

       a君脸红脖子粗,一脸尴尬的走出了教室。

         事后,a君同朋友谈起这件事的时候,一脸的愤愤不平。觉得班导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伤了他的面子。

         朋友叹了一口气,告诉a君,老师真正生气的,不是你“真会挑时候”,在她上课时打搅了她。而是因为你在见她的过程中,少了身为一个学生,在班导上课那种情境时,必须说出的两个字 “报告”。

        你敲了三下门,一声不吭,火急火燎的直接闯进去,没给你的师长一点思想上缓冲的时间,俨然一副上级领导的架势。你身为一个学生,求你的师长帮忙,你的不知礼仪,不仅没给你的师长一副好印象,反而给你的班导一股莫名其妙的压力。你没有给予别人一份尊敬,没有给予别人情绪上的安适。别人凭什么给你一副好脸色呢?

        一声简单的“报告”,却暗藏着如此与人交流的智慧。

        事实上,生活中这些能博人好感或让人产生坏印象的细节数不胜数。

        譬如说借别人东西的时。“把你的xxx借给我,可以吗?”而不是“把你的xxx给我”。前者给予了别人选择权,更能博人好感。而后者一副“命令式”加“别人欠你钱”的语气,纵然对方碍于面子把东西借给你,恐怕心理对你的评价早已一落千丈。

       还有同人说话时,一定要把眼睛睁大,面部表情放松,时不时盯着对方看一下,与对方有眼神上的交流。这一点尤其对于因为性格内向,有社恐的人要更为注意。

        一个人的眼神所表达的情绪是藏不住的。我们学过诸如“恳切的眼神,虔诚的眼神,凶恶的眼神之类的词汇。”事实上,眼睛的确是心灵的窗户,与和你谈话的人有适当的眼神交流,能让对方感受到“你是在认真的听他说话,”而不是“听人言顾左右”“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对于说话的人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无形中便博取了别人的好感。

        这些技巧,固然称不上人生的大智慧。但掌握这些细节的东西,却能帮我们轻易的别人筑起沟通的桥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工作十多年,之前没有太多感悟,但自从创业后,自己做产品经理,这几年持续的走弯路后,才发现“选择比勤奋重要”这个道理...
    逄格亮阅读 196评论 0 0
  • 有些东西太遥远了,因此现在回想的时候,常常会怀疑它的真实性。真实性这样东西,也许当时是确凿无疑的,但是经过这么多年...
    左手趣玩阅读 380评论 0 0
  • 用我一世沧桑,换你一生荣光。所谓的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落叶随风而飘,无根而舞,朝圣之路必将以荆棘铺路...
    月小四阅读 22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