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今天去世了,享年九十四岁,跟我老姥(奶奶的妈妈)同样的寿辰,走时还算没有受太多苦,算是喜丧了。
我离的远,赶回去没能看她最后一眼。也许是有预感,在她离开前不久去看望了她,没有什么太大遗憾。
想哭,只是因为分离的痛,奶奶走的同时也好像带走了好多东西。
她像一部很老的收录机,用得太久,终于没有声音了,信号中断,再也接受不到来自她的任何信息。
我奶奶是家里的独生女,虽然家庭不富裕,我老姥依然送她去私塾,她天赋极高,聪慧过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她是公认的才女,她考上曲阜女子学院,只因太穷拿不起学费而放弃。
国庆大典阅兵礼上的百岁将军张玉华曾做过她的教员。所以奶奶很早就接受革命熏陶,在多年后为革命做出很多贡献。
奶奶虽然接受新式的教育,但她依然受旧思想的影响,并没有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奶奶跟爷爷的婚姻是娃娃亲,五岁时被许给我爷爷,我老爷爷(奶奶的爸爸)是酒鬼、赌徒,只为几吊钱卖了女儿。奶奶一提起她爸爸就特别生气,到死也没有原谅他。
放弃了学业等于放弃了人生,只能接受父亲安排的命运,嫁给不识字,没有什么本事,老实的看起来有些软弱的爷爷,一辈子呆在小山村里。
这样的奶奶到了夫家自然是她当家。在我的印象中我觉得我奶奶就像袁立主演的牟氏庄园当家的二奶奶一样:聪慧、精明、果断、坚强,她是一家的主心骨,因为有她,那样的一个大家庭安然度过艰难的岁月,并且孩子个个有出息。
许是因为自己的遗憾,奶奶很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我爸爸兄弟姐妹几个个个学习出类拔萃,智商都随了我奶奶。
从奶奶对孩子的教育可以看出奶奶的不一般。除了学习,奶奶还重视对孩子性格上的培养。过去的年代我们那里有规定有类似喜宴这种场合,小孩不能上桌吃饭。奶奶告诉我她带孩子出去从来都坚持给孩子位置,她可以不上桌。
在当时这是一个很不被理解的举动,奶奶始终坚持,奶奶的气场总是盖过所有人,最终为她开例。因为奶奶的“特别”,她养的孩子个个精神气十足,性格开朗,有自信。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成绩斐然。
年轻时每年春节村里人都会找奶奶写春联。奶奶有求必应,也因此奶奶在村子里以及周围邻村的声誉很高,受人尊重,提起她没有人不知道。
奶奶有思想,有主见,不同于普通农村妇女,说话有很大影响力,她的态度在当时真的可以左右一切。
奶奶虽然很开明,可是她依然受旧思想的影响。农村对生男孩看得很重,我奶奶也不例外。到我出生时前面已经连续三个女孩了。妈妈生我有很大压力,很想生出男孩,也借此改变自己在婆家的地位,可是事与愿违。
爸爸的失望写在脸上,妈妈也深深的自责,怪自己不争气。后来听说村里人取笑奶奶说老彭家要绝后了,这是村里最重的讥讽了,奶奶所有的骄傲和优越感在这里荡然无存。
奶奶从未在我面前说过女孩不好,也没有表示过嫌弃。之前对奶奶的印象都是从妈妈那里传递,很多年我对奶奶的印象是我妈妈说的“奶奶”。
妈妈跟奶奶的关系很微妙,听到长大都是妈妈的抱怨,在婆家受到委屈,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因为这些我一直都认为我奶奶不好,她嫌弃我,她不爱我。我从小就有深深的自卑,我总觉得我是多余的。多年后我才知道奶奶对我的影响有多大。
特别这几年,我亲自跟奶奶的交流多起来,通过跟她的交流我发现很多事情不是妈妈说的那样。我开始有我自己的判断。之前因为心里无法释怀的东西,我跟奶奶中间总觉得隔着一堵墙,无法穿越,我跟奶奶在一起感觉很冷淡,甚至心里是有些怨恨的。我会逃避不去见她。
后来奶奶瘫痪在床,需要完全被照顾,人也变得脆弱起来,她不再是那个要强的奶奶了。她会在我面前哭,她跟我讲很多她的故事,我对她的了解慢慢多起来,跟她越来越亲近了。我每次去都会抚摸她,她很享受这样的抚摸,然后我们会拉着手,不说话,只用心交流。
她喜欢这样,我也喜欢,这样的交流成为我跟奶奶独有的方式。那一刻,我跟奶奶心紧紧连在一起。我慢慢感受到了奶奶的爱,我知道奶奶是爱我的,不为什么,只是因为我是她孙女,我身体流着她的血。我从她那里修正了不被爱的感觉,重新获得我是值得拥有爱的,我是重要的,没有人能替代的感觉。
我庆幸自己有意识的与奶奶连接,我才知道奶奶有多爱我。
奶奶走了妈妈哭得很伤心,我知道妈妈一直期待奶奶的认可,她曾经的抱怨也是因为希望奶奶爱她。
奶奶的离开让我看到了爱,潜藏内心不曾流露的真爱。
奶奶,您一路走好,我要带着你的爱,走向通往幸福的道路。
生命与死亡,在这一刻对我,有了新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