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经悄无声息地走过了一月有余。年终岁尾交替的时候,总是令人焦虑的时候。所谓跨年,其实只是秒针滴答一下往前推进了一小格,对于人生好像就一下推进了一大步。
“又长了一岁”,“2018,我要脱单”,“今年,我要挣回房子的首付”……凡此种种思绪,在跨年那一刻从满面兴奋、龇牙咧嘴的各色面孔上飘散,像篝火上方的火星被热气蒸腾着,不断向上汇聚,最终汇成跨年夜群体的狂欢和集体的躁动。
一个礼拜过去了,像party过后的满地狼藉,人们从跨年的热烈中醒来,又融入到自己熟悉的轨迹当中去。
没有什么不妥。
1
小曹工作已经十年了。从高中起,我就和他无话不谈,虽然没能上同一所大学,但我们曾将同一所学校的研究生作为奋斗目标。不过,我终究落榜,回到家乡,而他在研究生毕业之后顺利进入一家位于魔都的国企工作。
在我印象中的小曹,从来是不苟言笑,谨慎仔细。得知他进入国企,我坚定地认为,他之后的道路,一定是买房,娶妻,生子,加薪,升职……。而我偏安一隅,魔都的生活离我太遥远,曾经无话不谈的兄弟如今少有联系。
然而,就在岁末年初“18岁”照片刷屏之际,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他过去的照片,不禁感慨万千。打开微信,简单寒暄之后,询问起他的近况,才知道,我认为理所当然的国企生涯,早就是老黄历了。这十年间,他先后五次跳槽,如今在一家外籍上市公司做技术方面的管理工作。
他对技术的执着让我相信,他一定在他的领域内做到了前沿。只是我不能理解,这样频繁跳槽的故事,会发生在从前那个谨小慎微的小曹身上吗?
更让我大跌眼镜的是,他说他现在处于深深的焦虑之中,“像热锅上的蚂蚁。”
我明白,以我们的关系,他的这番话语,并不是“马云独不爱钱,强东不知妻美”的装X,而是有其真切的感受。
让他感到焦虑的,不是他自己的技术能力,也不是自己的经济状况,而是生活状态。
2
小曹的心路历程是有迹可循的。
他向我谈起第一次跳槽时,遭到了家里人极端的反对,爸妈甚至都跟他翻脸。国企不待,你想上天吗?“可是,我一眼就看到了我40岁之后的光景,和当下别无二致。”他对我说,国企的体制是安稳,但每天的工作像和尚敲钟,从事多年的科研工作和如今的岗位毫无关联,他感觉自己在耗费生命。
跳到一家私企之后,他形容那时候的感觉像是登上了舞台。他带着几个弟兄攻关拿下了产品专利,在业界一下声名鹊起。好几家公司抛出了橄榄枝,但他碍于情面,坚持没有离开。
但是后来的发展就像一个魔咒。整个公司的技术部都以他马首是瞻,没有人质疑他的权威,但也没有人能够帮助他,他成了孤军奋战,技术的瓶颈让他感到绝望。
当另一家大公司再次邀约时,他毫不犹豫地签了,虽然薪资稍微低于预期,但新的工作氛围让他觉得找到了激情,又接连不断地拿出了新成果和新业绩。
后来的跳槽就顺理成章,当他觉得前景无望或无法提升自己,机会合适他就会离开。可是如今,他再一次感到了焦虑时,发现情况和原来有了天差地别。
这一次,别人不再以他马首是瞻,他回看自己,就想起了自己当年小公司的同事的状态。
3
谈到这里,你似乎觉得我会谈一些“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言论。其实无论小曹走到哪里我相信他一定会重回巅峰。而支撑他走下去的,就是这样“热锅上的蚂蚁”的心态。
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知去路。脚底下的红铁灼烧,回顾四周却是庸庸碌碌的万头攒动。
其实红铁不一定烫脚,铁锅之内也没有什么去路,人生总归要离开,就这么规规矩矩地转圈奔走好像也没有什么错。
不过有些蚂蚁不甘于这样。就像小曹,他身边的所有人都认为他“够好了”,从农村普通家庭出来,一路顺风,直到今日在魔都有了一席之地。
可是小曹却觉得自己还很差劲。负责的项目已经超出自己定的时间节点,竟然毫不在意;今天已经抽了三包烟,仍觉得睡前必须再来一根;陪客户喝酒这件事排在了科研之前,还隐隐有些期待;后入职的年轻人不管错对都得先敲打敲打,让他们知道轻重……“自己什么时候变成了这种不问青红皂白,只靠惯性前行的庸人了?”他苦恼。
一语惊醒梦中人,回望自己,不也是姑且行之,姑且看之的状态么。“吾日三省吾身”,省了,未必能发现问题;发现了,不一定改;要改,也是浅尝辄止。就这样,不断地陷入到庸碌的循环中去了。
4
近日在一桌朋友结婚的酒席上,对面坐着一名同事,比我长两岁,姑且叫王哥。王哥本就人高马大,仪表堂堂。据我了解,三年前,他已经开始坚持跑步了,后来转为健身。一入席,脱去羽绒服,肌肉就不安分地从毛衫下鼓出形状。
“戒了不喝了,谢谢”他礼貌地推掉伸到面前的酒瓶,满面笑容。“我这里可是有你当年喝酒的照片啊!”身旁人叫嚷着劝酒,“再说你练这么壮,不喝酒有什么用?”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景阳冈打虎,这些壮汉故事如果没有酒劲催动,就会逊色很多。我面情薄,总是架不住别人劝酒,总觉得干一杯要比还几句嘴要省事,如果再多讽刺一句,早摁不住抢过酒瓶倒酒了。
王哥只是笑着,“真不喝,我这是虚壮,不能喝了。”一般酒场劝酒,喝多了的大都是互相不服气。一方认怂,对方还真是不知该从何劝起。于是觥筹交错中,不再有人给王哥倒酒。
我自己也经常锻炼,深知酒精是肌肉和精力的大敌。不仅酒精本身热量很大,而且饮酒中不知不觉就会多吃,造成脂肪堆积,更可怕的是,酒精会降低人体睾酮分泌水平,这是肌肉增长的关键物质,也是人精力的源泉。
我和王哥聊了几句健身,他惊讶于我也初窥门径,于是很高兴地谈起来各种动作的要领和训练的部位。
虽然在我眼中,他已然是大神级别,但是在他自己的印象里,却只是刚入门。他也曾逢酒必喝,逢喝必醉,在搞垮了身子之后,他毅然戒酒,坚持锻炼健身,在他所在的圈子里,有太多励志和坚持的故事。
5
记得当年几经周折,感觉前途渺茫之时,有一位勇敢从体制内辞职下海的朋友告诉我,“你如今是锅底效应。”他向我解释,所谓的“锅底效应”就是当你身处一口锅的最底部时,虽然是最坏的情况,但也是最好的状态。
“最好的状态?”我十分不解。“对啊!现在的状态不需要犹豫彷徨了,只要努力迈步向前走,不管朝哪个方向,都是向上。”他笑着一拍我的腿。
是啊!只要有一点点向好的努力,一定会迎来改变。热锅上的蚂蚁一旦从循着轨迹徒劳转圈的状态下解脱出来,一条路走到黑,总会离开滚烫的锅底,来到高处的锅沿,看到外面不那么煎熬的灶台。
小曹如是,王哥也如是。他们不安于平庸的生活,于是伸手拥抱改变。
小曹的信息再次发来,他说,他已经向领导申请专心搞科研,客户如果需要技术解释或者技术推介,就请到会议室,推掉一切无意义的酒局;他还制定了一个递减戒烟的计划,争取春节前戒烟。
宴席过后,王哥邀请我到他常去的健身房切磋,他努力敦促我今后不要饮酒……
这些越过锅沿的人啊,身上的正能量简直耀眼。
6
又是一个新年了,又是一个立志改变的时刻。质疑——否定——改变自我的认知——落实到行动上——努力,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虽然前文充满了浓浓的鸡汤味道,我还是希望能加一把勺子。如果你决定改变,那么如何制定一个不那么打脸的计划?
说白了,就两句话:具体化、能坚持。
把“我要加强锻炼”——改为我要一周二/三/四练,每次慢跑/瑜伽/操课/游泳半小时/一小时,还可以下载各类记录运动的软件,及时将运动后的状态分享到朋友圈,收获鼓励,增强信心;
把“我要戒烟”——改为我要在一周/月内戒烟,我要在看电视/玩电脑/吃过饭等等情形下不抽烟,我要逐渐拒绝别人递过来的烟,并把不抽烟看成是提升自己形象,改善自己体质的举措,而不是为不抽烟而闹心;
把“我要努力工作”——改为我要不迟到/提前到岗,我要每天理清工作任务,用记录本记录自己的工作状态,当一段时间过后,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每天瞎忙;
把“我要脱单”——改为我要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人。多读书读好书,多交往多练习谈吐,学习穿搭,学习礼节……
当你把所有的新年任务分解开之后,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以坚持。剩下的,就是不断鼓励自己,向着自己心中的模样,一直走下去。
2018年了,希望你能感觉到自己是一只热锅上的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