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在简书的时间,已经四年了。如果不是看到来自简书的消息提示,我还真不知道呢,因为也不会特意去关注。比如微信,我现在就不知道我第一次使用是哪一天了。倒是微信公众号,也能查到大致使用时间,事实上不用查我也记得,是14年那会,当时也并不是为了自己注册的,是在一个返乡青年的家乡,为了生态农场注册的。人类给时间以尺度,而后,我们又何尝不是困在了这时间里。朝九晚五、九九六、黑白颠倒、法定节假日……当然,我们主要是困在了一种叫做社会结构的东西里。在这个结构里,人各自处在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拥有的时间是一样的,但支配权却有着巨大的差异,也因此,也可以说每个人拥有的时间也不同。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因为青春太容易消逝,因为父母日渐苍老,生命很短暂,你很容易就能看见,自己、亲人离终点还有多远。虽然,这终点或许也是起点。
昨天是小年,晚上跟朋友一起到河边看他们放烟花,想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放烟花了,似乎因为长大了,就自动丢掉了这些娱乐,又或者,觉得自己不需要这种娱乐,我可以看书,可以爬山,可以散步,可以……但其实,大人,或许也还是需要这样的玩乐吧!虽然,明知它很短暂。这背后一个核心问题,是大家常常讲的年味。究竟什么是年味呢?我们今天的过年,跟古人的差别又在哪里?
想到小时候,那时候,冬天常常下雪,过年也不例外;那时候,小伙伴们之间经常串门,一起玩耍。而如今,一起长大的伙伴,便都各自嵌在上面所说的社会结构里,一年便难得再有多少相聚的时间……
四年了,回过头看,写下的文字并不多,自己比较喜欢的,也屈指可数。13.3万字,平均下来,每年也就4万字。再平均到每天,也就100来字了,可以看到自己与写作之间清晰的距离啊!应该争取每天1000字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