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忆

这本书是徐家祯1995年和母亲在澳大利亚共同完成的,主要是母亲高诵芬的回忆记录,共三十五万字,5个月完成。

高诵芬出身杭州名门望族,是个典型的封建大家族。家族几房人住在一起,仆人多,礼节多,颇像红楼梦里的描述。

书里头五篇说的是杭旧时的风俗,从大年初一说起,历数每个季节大大小小的节日风俗,如何祭拜祖先,如何访亲送礼,如何制作糕点菜肴,吃的玩的,都有细致的描述。当年的热闹、那些繁褥又不失精致的礼俗,在她平淡的文字里却有着浓浓的人情味。

我很喜欢他们的文字,从容镇静,不急不躁,每一篇都娓娓道来,却又很生动有趣。大年初一醒来时含在嘴里的冷桔子和干荔枝,正月十三的灯会,清明隆重的祭扫,立夏的乌糯米饭,端午的香袋,立秋后的冰糖栗子,中秋在庭院中的赏月,冬至的青白两色年糕……每一个习俗都像一个精巧的小玩意,让人捧在手上,惊叹于它的玲珑细腻,又感慨于它的无声消散。

小时候,中秋节,我爸也会在阳台摆上一个圆形小木桌,放上瓜果和月饼,泡一壶茶,点一根香,我们围坐在木桌旁吃点心,赏月亮。那时的月饼四个叠放,用白色的油纸包裏,外面还糊着一张菱形的红纸,纸上写着豆沙或莲蓉的字样。部分纸被月饼的油浸润,白的泛着油黄色,红的变得更深,近似朱红,油亮油亮的。油渗过白纸,那部分就变得透明,能够看到里面月饼的颜色和纹路,若隐若现,着实吊足了我的胃口。

但这种赏月这种包装的月饼不知什么时候就不再出现在我家了。现在大家都觉得过节没意思,过年都没年味了。因为过节的仪式被慢慢简化,慢慢取消,味道也不复存在。丰富的物质,快速的资讯,人越走越快,耐心渐渐被消磨,欲望在迅速得到满足后又留下更大的空洞。过节的糕点瓜果甜食已不再稀罕,电视、手机已取代了大部分的庆祝活动,还有什么能安抚现代人一颗焦躁空虚的心呢?

读《山居杂忆》,是一段令人欣喜又踏实的旅程,让我褪去烦躁,回到从前慢的时光里,回到最本质的生活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归家之后开始读书,看朋友圈,某说明自己开始看书了,平日在杭买了不少书籍,如今才净心念书。 一方小室,一卷诗...
    允姝阅读 576评论 0 0
  • 第一个:来自熊逸的宋词五十讲 在唐朝,中秋只是一个小日子,重要性远远比不上新年、清明、端午这些民俗大节。正是在宋朝...
    科学陈老师阅读 809评论 0 0
  • 今天是中秋节,特地来科普一下啦!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
    轻舞飞扬乱风绪阅读 739评论 0 0
  • 中国的传统节日,总会与某种食物有关联。比如说,过年除夕夜、大年初一、正月初五要吃饺子;正月十五要吃...
    散淡老生阅读 705评论 0 0
  • 一、背景概述 2017年3月29日的时候,新浪微博官方发布了一条公告:《微博开放平台分享到微博接口升级公告》htt...
    zhangyin阅读 1,946评论 0 51